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微课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应用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应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用微课直观呈现数学知识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在一个众声喧哗的公共空间里.受其影响,五四时期的创作大多具有多声部交响的复调特性,而以鲁迅最为典型.各种不同的声音在其作品中争执、辩论、纠缠、对话,交织成一个共同的曲调,那就是人的自由和解放.表现在文体上,则是小说和杂文手法的相互借用,文体边界的模糊,以及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公共空间决非一个静态的平台,而是一种生长机制或动力关系,没有公共空间里的思想喧哗,就没有鲁迅的丰富和深刻.二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看待网络、引导学生合理健康地利用网络资源,是每个教育者需要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如何引导家长辩证地看待网络并引导孩子合理健康成长入手,浅谈关于网络教育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明暗场之成为“问题”是近代剧兴起以后的事情。西方戏剧的“场”是由布景、人物及其动作合成的舞台画面,而戏曲的“场”则仅仅意味着舞台。其中,布景之有无是两种戏剧体系的最大区别,它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艺术时空观念。西方戏剧源于宗教仪式,地点固定,时间紧凑,动作性强,与造型艺术结合后发展出箱式舞台和写实布景,形成了有限的艺术时空观。而中国戏曲的发生是多元的,套曲、宾白、科介分担了戏剧的抒情、叙事和动作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却不相统属,仍保留着各自的发挥余地,共同营造并维护着戏曲时空的无限性,同时也为戏曲创作的长篇化打开了方便之门。有限时空观源于西方的具体思维传统,而无限时空观则是中国整体思维方式的艺术体现。前者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创作在探索和求新中前行,而后者的思想是恒定的,戏剧艺术只能向伎艺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京剧不仅是它的突出代表,而且是它的最后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历来是大家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颁布了不少文件。但是,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今年 2月 14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刻不容缓”;同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教育部门“加大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工作的力度,切实抓出实效。”一时间,“减负”问题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问题。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减负”,又如何处理“减负”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呢 ?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合理负担与额外负担   无庸置疑…  相似文献   
6.
马俊山 《宁夏教育》2012,(Z1):111-1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依托课堂教学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展示能力"科技之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  相似文献   
7.
8.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国民文学观与梁启超相近,实质上仍然属于晚清思想启蒙的范畴。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思想,才是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真正起点。从陈独秀到周作人,最重要的转变是文学主体由抽象的国民变成了具体的个人,功能指向则从立国转向立人。周作人认为,人是个别的、特殊的、灵肉一致的存在,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和意义。人的文学是对晚清以来文学思想的超越,反拨是必要的,矫枉过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社会却没有给它一个自我调整、纠偏补正的机会,反而将其逼进更加绝对化的思想危局。周作人后来的落水,与之不无关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化解个人与国家的思想紧张,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936年末以京津两地报刊为主要阵地爆发的“反差不多运动”,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和左翼文学观念在30年代的最后较量之一,但各种文学史均无著录。本文勾稽了全部有关史实,评述了争论过程和双方的对立互补关系及思想史意义,是为解放后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