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3月14日发生的拉萨暴力事件是由达赖集团精心预谋策划并一手挑起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在紧接而来的复杂舆论斗争中,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及对外宣传主力军,牢牢掌控信息发布、澄清事实的主动权,使拉萨事件外宣成为揭穿达赖伪装的一次成功战役。先声夺人,打破常规掌握舆论主动权3月14日下午5时15分,新华社以快讯形式对外率先公布拉萨事件。外电迅速作出反应,西方主要通讯社立即中断正常发稿,以急稿或快讯转  相似文献   
2.
全晓书  蔡敏 《华夏星火》2008,(11):52-52
30年前,当安徽省小岗村村民严金昌在曾经推动了中国农村重大变革的"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手印时,他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把分到自家的田地又租出去。两年前,严金昌和十几户农民一起,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自家的两亩土地出租给一家上海养殖公司,发展规模养殖,年终参与分红。这些农民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上海公司的反聘,成为企业员工,每人每月领取600元左右的工资。今年65岁的严金昌也接受了公司聘用。不仅如此,因为养殖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号召力,他还被提升为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了国际水准!"这是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媒体报道的长篇新闻分析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文章称,新华社不断更新有关伤亡数字和救援队伍遇到的困难的消息,播发的报道源源不断,"达到了国际水准"。以下几个侧面可以管窥新华社的抗震救灾对外报道是如何达到国际水准的。  相似文献   
4.
“一切新闻都是科技新闻。”在新媒体专线创建之初的头脑风暴会上,我们把果壳网主编“拇姬”的这句口头禅转述给正在渴求“创新”的同事们,很多人眼中都出现了闪光。  相似文献   
5.
正鱼化石,是中科院院士张弥曼大半辈子的迷恋。"也许,我们这样的人都是傻瓜吧。"这位82岁的古生物学家说,"但是人类没有‘傻瓜’可能还是不行。"3月22日,自嘲为"傻瓜"的张弥曼在巴黎摘取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全球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