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非常愉快地读完了乐黛云教授的《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使我不由地想到上个世纪20年代,闻一多的第一首白话诗《西岸》。诗的主题是说那无知愚昧的河流的西岸是有光亮的,他应该献身于这愚昧河  相似文献   
2.
刘介民 《文化学刊》2009,(5):103-107
凸显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即民间习俗;一是“民艺”,即民间艺术。岭南民俗艺术的精神传承,就是把民俗和民艺结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岭南民俗艺术的基本特征、独特风采、文化内涵等。虽然,民俗与民艺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各有各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但两者同出于民间,又互相重叠、互为交叉、互为作用,甚至是不可分的”。所以有必要放在一起研究。“民俗艺术”这个概念更好地反映了作为文化形态、艺术形态以及生活形态的民间艺术的形态样式。岭南民俗艺术的精神传承,是考察风俗习惯如何与艺术结合,如何利用艺术的形式以成风俗;从民俗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和从民间艺术中探讨其精神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颇为感兴趣地读完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出版的学术纪要<多边文化研究>(第一卷),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学者们的大作.著作中所显示出来的方法、视角和"典范"性,都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引发思索之余,也令人联想,我不由地联想到不久前看过的四川大学曹顺庆等著<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为例,探讨知识是文学文学教育的根本、文化教育与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课程与趋向等三个问题,以挽回文学教学成效和获取文学知识应有水准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学位论文是硕士、博士教育最终的成果检验。如何撰写,虽然有许多指导教师作过指导,但都没能抓到点子上。一般认为,精心设计过的学位论文架构,应该是主题突出,线索清晰,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且各章节在篇幅上保持一个大致的平衡;没有逻辑的混乱,也没有畸轻畸重之偏颇,这样的论文堪称构造完美且丰满。本人认为,以上因素仅仅是基本型的文章结构,还不能说是一篇好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构思与联系更应该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