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建军是新世纪涌现出来的颇有锐气青年文学批评家,他的批判精神的资源来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原则及其鲁迅的批判精神。他的批评风格是真诚的,也是深刻尖锐的,他有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他对于当下中国文坛的贡献在于不留情面地批评了被商品经济所扭曲了的所谓名家作品。指出了这些大名鼎鼎作家和批评家的“消极写作”和“流氓批评学”的消极性和腐朽性,揭露了我国当前文学的真相和精神病象。  相似文献   
2.
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自问世以来,一直评价不高。本文从创作主体入手,分析了作者创作这税长篇小说的缘由、动因,并对小说文本作了一番还原式的分析,从而认为是一部情绪模式小说。即作者是以自己的思乡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转迹,作为小说的线索或结构框架。作品中的景、物、人、事,也只是作为作者某种情绪的对应物或替代物而存在。  相似文献   
3.
80年来,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或涉及到“五四精神”的文章可谓是汗牛充栋,然而全面、系统地专门论及“五四精神”的文章却不多见。假如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继承、弘扬的“五四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看似熟知的问题,却很难用几句话准确、全面、简明地予以回...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以来,海内外关于《围城》主题的研究文章有十数将之多。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一个比较接近的看法。比如著名老作家李健吾就认为《围城》的主题是“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挑脱”。~(1)郭志刚则认为《围城》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造成“一群独特知识分子”命运的社会环境,“从而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即将结束”,“宣告了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的失败”。~(2)而胡范铸、王伟及台湾学者周锦都是从“精神欲求不满”,从“围城意识”入手分析的。认为《围城》“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反映了有着丰富精神活动的人,心灵水难满足”。因而“冲出了这个‘城’,又陷进了那个‘坑’,身在这个‘城’,又向往那个‘城’。”是“不易满足的欲望,使得人们奋斗不懈”。~((3)(4)(5)) 也有从作者的创作动机入手分析的。如李频就认为“按作者的创作动机,《围城提要‘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反映以方鸿渐为首的新儒林的‘类’生活,‘类’本质是作者的基本倾向”。因此《围城》的主题“是指责社会”。”敏泽在他的长篇论文中则说:《围城》“是一部充满尖锐社会讽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它是一部对行将崩溃的旧社会的一幅生动而真实的写照。”~(7)温儒敏认为《围城  相似文献   
5.
萧红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萧红研究也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作品的独特魅力,也不仅仅因为她那悲惨的身世和传奇般的经历,还在于她那传奇般的经历中,令人疑惑不解的、甚至是自我矛盾的几个重要事件。比如:为了求学而逃婚,因为逃婚而离家出走。但不久,却又主动找到父亲为她包办的婚姻王家,愿与王恩甲同居。与萧军缺乏思想感情基础的匆匆结合,终于又不得不分手。分手之后,却又与“一个她并不喜欢的人”结合等等。这一些前后矛盾、令人不解的行为,不由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6.
李建军是新世纪涌现出来的颇有锐气青年文学批评家,他的批判精神的资源来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原则及其鲁迅的批判精神。他的批评风格是真诚的,也是深刻尖锐的,他有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他对于当下中国文坛的贡献在于不留情面地批评了被商品经济所扭曲了的所谓名家作品。指出了这些大名鼎鼎作家和批评家的“消极写作”和“流氓批评学”的消极性和腐朽性,揭露了我国当前文学的真相和精神病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