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姜玫 《海外英语》2012,(18):189-190
This paper provides a literary analysis of"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by Katherine Anne Porter and"A Rose for Emily"by William Faulkner through the point of characterization.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ies share several important similarities.However,each author has succeeded in portraying two very different women by adopting the unique point of view,different methods of characterization respectively,thus making both Miss Emily and Granny Weatherall vividly appear as the way they are,not simple characters resembling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2.
在指向女性消费者的广告中,语用预设被大量使用以达到促进购买的目的.文章选取一部分此类中英文广告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加以分析,旨在欣赏广告的同时,能帮助女性消费者读懂其中的语用预设,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3.
姜玫 《考试周刊》2009,(23):71-72
Krashen的“监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二语习得领域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它由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构成。本文以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着重论述了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所带来的思考,探讨了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