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语文教学大纲》在强调“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时 ,明确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这一要求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期待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学是一门艺术 ,有艺术就应该有个性。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六步”教学、洪镇涛的语感教学等 ,都充分展现了其教学的个性。教学个性是如何体现的 ?怎样才能形成教学个性呢 ?一、从教学内容的提供及知识的分配来看 :依据教学目标兼顾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  相似文献   
2.
廖志文 《职业圈》2014,(3):98-98,100
一、引言贵合高速公路是黔、湘、桂重要的出海通道之一,已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约束意义能形成企业员工思想和行为标准价值;激励意义能高效挖掘员工价值和潜力;凝聚意义能提升员工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将精神文明建设合理有效的融人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题目一 :“人无信不立” ,这是先哲的一句名言。在上海东华大学 ,一个名为“考试诚实承诺”的制度 ,今年 2月 12日开始将被逐步推广到全校。这个制度的发起者 ,是该校的 180 0名大一新生。寒假前 ,他们在进行《法律基础》考试时 ,在考场上作了宣誓———“我郑重承诺 :在考试中决不作弊、不助人作弊 ,奉守诚实原则 ,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发生任何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并愿意以此接受主考老师的监督。”誓毕 ,这些大学生郑重地在《诚实承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摘自《中国青年报》2 0 0 1年 2月 11日阅读以上材料 ,请以“…  相似文献   
4.
廖志文 《文教资料》2008,(34):204-205
高校课程表的编排工作是一项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它对稳定高校的教学秩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合理编排课表应符合教育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统筹考虑任课教师的工作任务及要求,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5.
笔者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 ,积极探索议论文命题新思路。我们把题目分成五大系列 ,每次从各系列中选一个题目给学生练习。五大系列如下 :一、社会热点系列。“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许多同学对社会热点问题其实还是非常关心的。他们有对热点问题发表看法的欲望。为了加强学生作文的生活气息与社会意义 ,语文老师有必要在这方面作些引导。我们坚持让学生收看电视新闻和阅读报纸 ,并且把报纸上的相关内容用红笔做上记号 ,贴在教室墙壁上 ,让学生课间阅读。我们认为《中国青年报》上的大讨论就很适合作议论的话题 ,如近两年的…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从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方面作些探讨 ,明确其心理机智和智能迁移 ,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一、阅读教学的开始 :认读、感知认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无论精读———逐一辨认 ,还是泛读———扩大视幅、一目十行 ,都是为了获取信息。从心理学上看 ,这是对书面信息的感知过程。准确迅速地感知文字材料是阅读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阅读感知与眼球移动、视读广度有关。眼球在阅读过程中有间歇跳动 ,看清字词是在眼球停止运动的瞬间 ,心理学上叫“眼停”。我国心理学家沈有乾研究发现 :阅读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 % - 6 % ,…  相似文献   
8.
9.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两年来,语文教学已在管理、观念、方法和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转变.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考察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其传统大纲的影响及其教学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依然存在,故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脚踏实地,客观应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风俗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其风俗多姿多彩。而一个民族的风俗变易,迁染民志,积时既久,就改变人民素质。风俗构成人的生活环境,或美或恶,影响人心正邪,关系着国家的治乱兴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