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话》是湖北日报《论丛》专刊上的一个栏目,于2005年8月16日开栏,主要选发县以上主要领导干部的讲话精要。2005年12月16日,湖北日报编辑部召开“党报理论专栏暨《实话》特色研讨会”,探讨党报理论专栏打造品牌的路径、《实话》专栏的特色及努力方向。现将会议发言予以摘登。  相似文献   
2.
人生四悟     
转眼到了“耳顺”之年,回首往事,感慨良多,最主要有四个方面感悟。一悟:人生在于奋斗一个人的一生,能否事业有成,一般来说,20岁左右打基础,30岁左右定方向,40岁左右见雏形,50岁左右固根基,60岁以前功业成,60岁以后自我完善。借助一年四季的划分法,人生可分为:20岁左右为春天,40岁左右为夏天,60岁左右为秋天,70岁以后进入冬天。短哉,快哉!人生应该用倒计时的办法来要求自己,莫等闲,进入“冬天”空悲切。  相似文献   
3.
目前,正值报刊发行高潮。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毕志伦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发行的特殊作用、发行量三个层次对经营的影响、努力避免“发行悖论”及采编、发行、广告通力合作等方面,运用辩证法进行剖析,对做好报纸发行、特别是党报发行工作有启迪意义。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记录改革历程,彰显发展活力,展示乡镇风采。  相似文献   
5.
(二)在“出去”上想办法,加强外宣针对性。对外宣传最大的特点就在一个“外”字,它的对象是外国、外国人。因此,只有走出去,送出去,打出去,才能使宣传更直接,更有效。一要疏通渠道走出去。首先,对出国人员要强调对外宣传的任务,使出国的同志都成为外宣队伍中的一员;其次,外宣要同对外文化交流紧密结合,把对外宣传寓于文化交流之中;第三,要开展广泛的外联工作,要以“文”会友,以“情”结友,以“物”(外宣品)联友,以“诚”固友,这样就会海内存知己,朋友遍天下,渠道自然会多起来。走出去宣传,效果明显不一样。1994年,湖北省组织一个文化代表团赴美,举办中国三峡书画摄影展。参观展览的美国观  相似文献   
6.
作为领导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实现“领导”?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亲近、肃静、冷静、鼓劲。亲近,就是平易近人。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新闻工作者中调查研究,与他们交心谈心,交朋友,了解熟悉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想新闻工作者之所想,急新闻工作者之所急,帮新闻工作者之所难,解新闻工作者之所愁。领导与新闻工作者的关系,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同事和朋友关系。肃静,就是严肃认真。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马虎,发现错误,严肃批评,及时指正,决不姑息迁就。要严明纪律,加强…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省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湖北日报从2月16日始连续推出署名“龚信力”的6篇评论文章。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文风都使人耳目一新.如春雷贯耳,春风拂面,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 表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单位也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具体 表现。新闻单位是党的舆论机关,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新闻 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每一名新闻工 作者都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作为党报的一名共产党员,担负 的责任更是光荣而艰巨的。我们新闻单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当好党的喉舌 "政治家办报"是经典的无产阶级新闻学思想。最早提出 这一命题的是毛泽东同志。1957年6月,他根据当时新闻界 的实际,指出新闻舆论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说: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报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于2001年7月8日成立。五年来,事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上都翻了一番,相当于五年再造了一个报业集团:新增8个媒体: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有一张报纸发行过百万份和一个刊物发行过百万份的“双百万”报业集团:年均利润增长29%,新上三个总投资达7亿多元的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上为自有资金。尤其是最近三年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报业遭遇“寒冬”、  相似文献   
10.
毕志伦 《新闻前哨》2011,(10):52-55
常常听到人们议论“某某人的运气好”,“某某人的人际关系好”.同时也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机遇不好”,工作的“环境不好”等等。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其实是成长之路如何走的问题,同时也是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组织、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在这里,我想从回顾剖析自我人手,实话实说,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