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格奥尔格·凯泽是一名德国剧作家,最初受尼采和格奥尔格影响,后来又受斯特林堡、魏德金德和施特恩海姆影响,最终成为别具一格的表现主义剧作家,为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获得了国际性声誉。本文主要从其创作历程、"新人"形象塑造及科学技术批判三个方面探析凯泽表现主义戏剧思想,呈现其对社会问题的严肃关切。  相似文献   
2.
卡尔·曼海姆在其学术生涯的海德堡阶段创立了知识社会学。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曼海姆学术研究轨迹、知识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语境、核心问题及主旨概念。曼海姆将"知识"与"社会情境","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联系起来,为现代人重新审视"知识""真理"提供了新视角,对现代性思想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该文聚焦于卡夫卡文学世界“儿子们”的群像塑造。通过童年经验分析卡夫卡心理长期处于恐惧状态的深层原因,并将其独特的“父子冲突”书写与奥匈帝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均衡转型相联系,提出卡夫卡笔下“自我矮化”的儿子群像正是他所置身其中的时代语境、族群境遇与家庭环境的文学呈现。作为表现主义德语文学运动边缘的作家,卡夫卡塑造的儿子群像具有特殊性,不是“儿子罢黜父亲”,而是“父亲罢黜儿子”。“儿子们”在水平社会流动与垂直社会流动层面取得的成就在父权之下毫无力量。这样的文学呈现也超越了个体体验上升为特定时代的群体体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