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祥物略说     
陶思炎 《寻根》2000,(1):69-73
祥物,又称“吉物”、“吉祥物”,系由原始崇拜物、巫具、宗教法具等而衍生出的福善、嘉瑞的象征物品,它借取自然物、人工物及其他化形态,遵循物物、物事、物人相感的原始逻辑,在礼俗应用中表达着明确而强烈的祈福禳凶的功利追求。  相似文献   
2.
荠菜花是上巳节最有特色的节物,它与古代上巳的风俗主题息息相关,作为甘美野蔬,不仅是"天然之珍",还能除虫治病、占验丰歉,同时也用作妇女的乞孕祥物。  相似文献   
3.
<正>新时期10年是我国民间文学园地水暖花香的春天。我们在基本理论、神话、史诗、传说、童话、歌谣、故事诸方面的研究发展迅疾,成果赫赫,为历史上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特别是神话学,它以突破性的进展在全国论坛引起了震动,不仅成了民间文学领域中的带头学科,甚至在整个学术界也是一门众所注目的“显学”。  相似文献   
4.
自古中国春节的名称纷繁,表明这一民俗节日的源远流长及其所隐含的文化内涵的深广。门神、春联、雄鸡、红钱、福字等门饰,作为纳吉迎祥的新岁节物各有由来,其本身往往就是民间所用的祥物,并具有特定的岁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治学小言     
我国是劝学重教的文明国度,自古尤倡发愤苦读。当然,对治学来说,苦读只是治学的最基本的必要的条件,而非学海争渡的唯一方法。我觉得,要做好学问,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敏而好学,锲而不舍。所谓“敏而好学”,就是要以创造性的思维引导自己,善于在学习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在摄取各类知识的时候,不是生吞活剥,而是力求理解、消化,并做出取舍。同时,要广开知识的信息源,培养多种兴趣,在治学中始终保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的大千世界里,有一块姹紫嫣红、沁人心脾的奇妙园地,它是儿童们向往的乐园,也是成人们流连徜徉的地方;它能激发孩子们的神思遐想,也能唤起年长者对自己生命轨迹的亲切回忆。这块奇妙瑰丽的园地就是“民间童话”。我国各民族的民间童话极为丰富,且有着深刻的美学意义和突出的艺术价值。千百年来民间的口传文录和不断创造,使我们拥有一个巨大的、尚未完全开掘的童话宝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都市化速率的加快,民俗中心发生转移,都市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其建设已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廓清,其研究体系亟待建构.同时,都市民俗资源同乡村民俗资源一样,作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也亟待着手保护.在都市民俗资源类型认定的基础上提出保护方略,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贵刊1982年第2期发表的叶春生同志的《神话理论新探》一文,其主要观点在于说明神话是不断发展的,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科学神话”没有什么不同,可统统看作是“神话”.我对这个观点不能苟同.鲁迅、茅盾等对神话定义早有精辟的论述,并严格划分了神话与传说的界线.而神话故事、“科学神话”这些晚出的文体,更与神话有明显的差别.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几种文体的内涵和特质作简单的叙述,并进行多角度的相互比较,以说明它们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质变.神话、传说、神话故事和“科学神话”是常见的几种关于“神话”的文体,但绝不是可以混用的同义词,而是各有内涵的不同概念.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观点,我们知道,定义的元素,“一个是属,另一个是种差,并且只有属和种差述说本质”.神话、传说、神话故  相似文献   
9.
南京高淳的“跳五猖”与“大王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思炎 《文化学刊》2009,(2):127-130
南京高淳县是鲜为人知的傩文化传承区,其傩舞、傩祭活动构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以祈福禳灾为追求的“跳五猖”和以驱蝗护农为要旨的“大王会”,分别以场次、步阵和“魁头”、祭仪成为当地傩舞和傩祭的代表。它们均以木雕面具为道具,以舞蹈和戏剧的方式,表现出民俗、宗教、艺术的一统,也表现出乡傩的古奥和神秘。  相似文献   
10.
葫芦镇物探论陶思炎葫芦,又叫蒲芦、壶卢、瓠、瓠、匏瓜、瓠瓜,它不仅作为夏华秋实的果蔬很早就受到人类的关注,而且包容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葫芦既是虚幻的神话材料,又是现实的民俗物品。在民间生活中,它多以镇物的性质展现其应用的文化意义。一、葫芦─—辟邪的镇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