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科学研究   5篇
文化理论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捕获花粉的机制和生殖策略,我们对3种耧斗菜属Aquilegia L.植物华北耧斗菜A. yabeana Kitagawa、无距耧斗菜A. ecalcarata Maxim.和秦岭耧斗菜A. incurvata P. K. Hsiao的雌蕊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其柱头发育的特殊式样。其柱头位于花柱的腹缝面,由花柱腹缝两侧细胞发育成柱头乳突,在花期中从顶端朝花柱基部渐次成熟。伴随花柱向外弯曲,成熟的柱头表面相继呈现,逐渐增加了花粉落置的空间。这种柱头发育的式样通过延长柱头的可授期,增加了植物在不可预测的传粉环境下的繁殖机会。  相似文献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已经通过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实现了内资、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平等,对广东企业引导资金的流向、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准确理解外来的专业术语并给予合适的中文译名,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传粉生物学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一个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的分支领域。本文讨论了该学科中的几个重要术语的含义和它们的中文译名,建议将pollen discounting和seed discounting译为“花粉折损”和“种子折损”,herkogamy译为 “雌雄异位”,trade-off译为“权衡”。  相似文献   
5.
对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3个自然居群连续3年直接统计落置柱头上的花粉量,其中 61.9%以上的柱头接受了花粉。每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4.4~42.6粒,明显超过胚珠数2。授粉率是 结实率的6~8倍,鹅掌楸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由于花粉的限制。落置柱头的花粉几乎均可萌 发,少数花粉管穿过花柱道,经珠孔端进入胚囊,暗示花粉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授粉率和柱头上的平 均花粉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R=0.77,R=0.69)。在柱头上人工授同株和异株的花粉,花粉管生长速 率看不出明显差异,到达胚珠的时间在48~60 h之间。花开花药未裂时柱头上落置较高比例的花粉, 由于先期到达柱头的花粉最有可能受精,表明鹅掌楸有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人工处理包括套袋、套网、去除花被片,其结实率大大降低,而去雄后的结实率接近自然传粉结实率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黄花蔺Limnocharis flava(Linn.)Buch.的蝎尾状聚伞花序上通常产生两性花2∽13朵,单花花期5~13h。自然居群中观察到,花开放后有两种甲虫访花,但外围数轮无花药的退化雄蕊限制了花粉向外散布,内轮雄蕊上花药开裂后花粉直接落在自花的柱头上。花被片闭合后内轮花被片萎蔫成液体,促进了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与胚珠的比值为930±180(650∽1120),属于较经济的自花传粉类型。果实成熟后花序倒伏,其顶端产生的营养芽萌发形成新的营养苗。一个基株一年内可产生6∽20个营养苗。黄花蔺自花传粉结实率达80%,每果实产生种子470~640枚。黄花蔺近距离扩散以营养繁殖形成的新植株完成,长距离扩散或占领新生境以及抵抗干旱则依靠种子。人工去雄、套袋及授粉实验表明,黄花蔺的繁育系统是以自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类型,并可能是由异交向自交演化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