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比较的框架中定位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在理解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其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发端处,中国现代化起自传统与现代对比而来的发奋追赶,在发展中,中国现代化一直在以学习来推动现代化,以“他者”“强者”的经验来带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道路应当避免陷入捍卫“传统”与全盘西化两种极端,应归纳总结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以完整的现代化方案引导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化普遍趋势与国家主体性之间,准确定位现代化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广东的文化境遇正好可以三个三十年为时段来描述:20世纪早期的三十年是广东试图迈进现代门槛的关键时期。在当时的中国,广东表现得最有文化底蕴,在区域间文化比较上也是最为自信的。接下来的三十多年,是广东几乎全面丧失文化自信力的时期。在整个国家现代社会政治文化急速转变的这一阶段,广东这个特定区域对于国家文化的现代演变的贡献是不大引人瞩目的。20世纪后期的二三十年,广东省借助改革开放的先机,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马克思·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三种理想类型的划分 ,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从政治哲学建构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在伦理与道德之间确立其合法性根据的“德化的统治”的政治形态 ,主要表现为传统型统治 ;从政治运行状态看 ,中国传统政治则表现为将伦理榜样与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魅力型统治。循此分析 ,进一步论述了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类型的历史正当性和缺失 ,以及其与现代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区别 ,指出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伦理道德建构转变为中国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建构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这一过程则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模仿英国进行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一直是留英的中国学人萦怀于心的理念。但是,从建国实践上看,英国是一个经历长期的自生自发秩序生长起来的现代国家;从建国理论上讲,英国不仅是一个由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共同塑造出来的复杂政治国度,而且在“密尔逆转”出现之后,英国已经是一个意识形态上混合型的现代国家。从严复、储安平到20世纪80年代后留英学生构成的三代留英精英,其实都未能真正把握住现代英国的建国精髓,都倾向于从社会或社会主义的角度理解英国的国家建构,这是一种明显的政治误解。  相似文献   
5.
就“经典”社会学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被认为是冲突学派的代表。从现代社会学角度看,达伦道夫可以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学者。冲突学派的学者们之间的观点具有极大差异。但是他们也具有共同的学术特点,那就是都用冲突来解释现代社会现象,都从冲突的视角来看待现代社会事件。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如是写书评,此文可备参考高考作文如涉广东文化之事,所评之书或有启迪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广东的文化境遇正好可以三个三十年为时段来描述:20世纪早期的三十年是广东试图迈进现代门槛的关键时期。在当时的中国,广东表现得最有文化底蕴,在区域间文化比较上也是最为自信的。接下来的三十多年,是广东几乎全面丧失文化自信力的时期。在整个国家现代社会政治文化急速转变的这一阶段,广东这个特定区域对于国家文化的现代演变的贡献是不大引人瞩目的。20世纪后期的二三十年,广东省借助改革开放的先机,恢复了在经济领域的自信力,局部地重建了文化的自信心。但是,就这个时段而言,在整个中国的现代文化急速转型中,广东的文化地位还是不高的,而广东自己的文化自信也还没有系统地建立起来:广东省的文化精神价值是什么,它的改革开放的观念支持条件又如何,它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中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它能否与京沪文化鼎足而立等问题,都还需要人们思考,都还需要人们解答,都还需要广东人做出更为巨大的努力。恰逢此时,《广东九章:经典大家为广东说了什么?》(以下简称《广东九章》)隆重推出。这部书也就因应于广东文化自信重建的历史性需要,进入了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陕西榆林地区府谷县的“电话监控事件”具有标本意义,它反映出中国政治体制上的一些痼疾。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崛起,呈现为两个大的历史断面:1949年的历史断面,显现了自身发展衰颓、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国家状态的终结。1978年的历史断面,显现的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寻找到富强之道,重新建构国家实力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一个政治学者,与历史学界、法律史学界的同行们一起来讨论法家的问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个主题的当下浮现,可能与新儒家、新墨家、新道家有关,它们是催生新法家的观念动力。深层的动力,则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有关。当下中国处在一个巨变当中,从春秋、战国到宋明,再到今天,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三个重大时间节点。处在巨大变局当中,人们就会回到历史中去寻找思想资源和行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有些富二代排斥奋斗,贪于享受,这种理念来自于三重动力。第一,与富一代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中国的富一代毫无疑问是艰苦奋斗的一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本身奋斗的艰难过程,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错误的代际哲学或者代际价值,通俗点讲就是,他们觉得他们的人生奋斗得很艰难,终于达到了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