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2005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338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笔者认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方面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加强政策配套、市场建设、就业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在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任江林 《中国德育》2007,2(11):36-39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当前大学生缺乏感恩心的主要表现是:遗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淡化学校老师的教导之恩,忽略用人单位的知遇之恩,冷落社会的关爱之恩。为此,需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3.
关于青春,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解读.它可能意味着活力、奋斗、梦想和成长,也可能意味着叛逆、忧伤、躁动和迷茫.而我的青春,这些感受都曾在不同的阶段里出现,或者正在出现,但令我惊讶不已的是,迷茫几乎贯穿了每一个阶段. 初中时期,人开始变得越来越敏感,烦恼也积攒得越来越多,开始不再那么“听妈妈的话”.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上个好高中,读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似乎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这才是人生旅程的必经之路.一直以来,我都将此奉为圭臬,直到在我的世界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自1997年启动以来,这项活动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与一些高校领导重视不够、专业教师指导不力、部分大学生态度不端正等因素密切相关。对此高校应当从宣传发动、人员组织、基地建设、成果深化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和管理,从而使这项活动能持久、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体味了等待高考成绩的煎熬和志愿填报的抉择,即将跨人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解脱.他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忙着办"升学宴"和"谢师宴"……在亲戚朋友的喝彩声中,一些"准大学生"们甚至有些飘飘然,认为上了大学便是万事大吉了.  相似文献   
6.
校友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高校人才培养成就的重要资料,是校友与母校情谊的见证。高校发挥优秀校友档案资源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中真正落地生根,成为引领他们砥砺奋进的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国梦汇聚青春力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友档案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校友档案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1985年9月10日,全国教师迎来自己第一个节日。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一种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的心理日趋复杂化,个性日趋多样化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还有开宝马车去上课、宣称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的尹副教授,以及警告学生40岁没4000万别见我的董教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科学把握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和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化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观。胡锦涛的文化观可以概括为文化性质论、文化地位论、文化功能论、文化权益论、文化安全论、文化产业论、文化繁荣论和文化交流论等八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胡锦涛的文化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性、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和深厚的群众性,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成长是个体素质、组织培养和环境综合塑造的结果.政府和高校要探索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培养规律,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文化强国战略决策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场所,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