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成明 《新闻实践》2006,(12):53-54
十多年的记者工作,我写过不少新闻稿。这些新闻作品多数都成了明日黄花,但当年有关报道周晓光和陈有德事迹的文字,至今还留有余香。回顾发现并跟踪采写周晓光和陈有德的经过,除了觉得有意义之外,还有一些新闻采访方面的东西探讨价值。周晓光是义乌一位私营企业主、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下半年,她在义乌建设大楼的907房间设立了“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同  相似文献   
2.
从1996年1月起,金华日报在星期天的第一版推出了一个评论新专栏──《明月楼观察》。明月楼是金华的一座名楼,坐落在金华市区的古城墙上。以地方名楼作为评论专栏的名称,体现了专栏的区域特征,评论的地方性也自不待言。不过,编辑部推出这个专栏时,还蕴含着三层用意:一、清风明月楼,评论要写得轻松、形象些,有幽默感;二、登楼观察,评论要有一定的深度,针对某一类现象发表看法、观点,文字以800字为宜;三、登上明月楼凭栏观察,评论要联系金华的实际,有的放矢。到如今,《明月楼观察》专栏已办了4年多,发了200多篇评论,在读者…  相似文献   
3.
看一些有关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现场办公、调研的新闻报道,容易使人产生领导是孙悟空、哪吒那样的“神”的感觉。只要领导一到场,任何陈年积累的老大难问题,都能马上得到“圆满解决”。 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仅举两例: 浙江某镇十里铺小康村商品房由于质量问题和缺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原因,购房户要求退房。后购房户向法院状告房产开发商和镇政府。1997年,二审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原购房协议无效,镇政府应返还购房户购房款。然而,法院的判决迟迟得不到执行。为此,购房户到市政府反映此事。一位市领导要求区政府解决好此事。区政…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办在其网站上发表了一个声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未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声明虽短,但用词很严厉:"目前,对这一消息的确切来源我们正在调查之中。对于此类给我院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我院  相似文献   
5.
看一些有关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现场办公、调研的新闻报道,容易使人产生领导是孙悟空、哪吒那样的神的感觉。只要领导一到,任何陈年积累的老大难问题,都  相似文献   
6.
当报纸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的时候,它就是一 种商品。报纸的发行工作,实际上也就是商品的营销工作。报社是报纸的生产单位,是卖方,读者、订户是消费者,是买方。商品交换有法律、法规来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同样,报纸发行也应由这些法律、法规来规范。 报纸征订中的违规违法现象 近年来,我国的报业发展是相当迅速的。从1988年开始,都市报、早报流行,发展势头很猛。报纸的迅速发展,其实已经超前于我国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报…  相似文献   
7.
要化解地方报纸经济报道地方视角与经济全球化视角的矛盾,我以为地方报要跳出本地看经济报道,具体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报道成绩时,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报道成绩是地方报纸经济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某某造纸厂工业产值多少、某某山区开辟高山蔬菜基地多少亩、某某乡工业开发区又引进了多少家企业等。对这些报道,我们要考虑它是否与环保、土地资源保护产生矛盾。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是全球性话题,惟有在搞好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各地的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地方报在作如上经济成绩报道时,不能一味地唱赞歌,要作一番调查,为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保护鼓与呼。  相似文献   
8.
在舆论监督中,暗访是较常用而且效果较明显的一种形式。所谓暗访,就是新闻记者不表露自己的身份,而以相关的身份出现,对新闻事件进行不公开的采访。在这里,所谓的相关身份是指,按照采访的需要所充当的社会各种角色,可以是顾客,也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打工者。暗访中,记者往往与新闻事件融合在一起,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9.
10.
新闻调查是这些年较为时兴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调查方式有公开与不公开之分,不公开的新闻调查,运用得不当就极易伤害调查对象。 浙江有一家电视台为了调查杭州、宁波、上海三城市的市民文明程度,记者们采用的方法是:将准备好的一些信件故意扔在这三座城市的车站、繁华街道等地,看看是否有人会把它拾起来?是否会拆开偷看?是否会主动把它塞进信箱?当有人捡起信后,盯梢的记者便紧紧跟随。一旦有人私拆信件,记者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