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学教育,以经典文本为教学对象,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基本上以文本解读、赏析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认知、理解和审美。然而,文学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和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其他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相关地拓展性阅读,借助文学来把握、认知整个社会文化、历史,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现代城市的遭遇始于二十世纪,乡土与城市的对立成为现代文学中的一大主题。本文以现代文学中的北京“市声”为代表意象,通过文本分析,探讨现代作家在北京的种种城市体验。现代作家对市声选择性的描写,体现出他们面对城市时特有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以报道的力度为标准,2006年的娱乐新闻榜上,注定将有“王菲生女”事件的一席之地。从争论王菲到底有没有怀孕到确定怀孕后的全方位报道,一场分娩引发的大戏在争议声中,拉开了帷幕。其后,这条标准的娱乐八卦脱胎换骨,进入社会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一本游记要求的还有“人”,这也许是游记和导游书的最大区别。作者在旅程中的个体感悟,是游记的“灵性”所在,有了纸背后的这个“人”,我们就拥有了一份别具一格的“解说词”。叶浅予《画旅笔记》便是这样一本游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