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文基于《人民日报》2006年至2013年8年间雾霾报道的171个样本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主流报纸对雾霾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而且呈现方式多元化,报道内容注重理性和建设性,巧妙地强化舆论引导,政治化倾向明显,人文关怀匮乏。本文进而认为,要完善雾霾的新闻框架,仍需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具体改进。  相似文献   
2.
这种基于熟人模式的社交,基于朋友现实间所建立的信用,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和用户之间关系强度,实现了网络社交的强关系链接,增强了人际传播的人情味,推动了社会的湿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史公军 《青年记者》2014,(2):106-107
微博,是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信息发布、评论和关注等的一种网络社交平台,且每次发布信息的字数在140字以内,它始自于埃文·威廉姆斯2006年在美国推出的Twitter。中国大陆最早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是饭否网,真正使微博进入大众视野的是网易、新浪和腾讯三大网站的微博服务,其中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它于2009年10月正  相似文献   
4.
基于科技期刊史和科学传播史视角,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分析,结合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系统研究创刊于1946年《科学时代》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结果表明该刊传播者为科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方式助力科学大众化;传播内容丰富多样,科学性特点显著;受众范围上以直接受众辐射间接受众,刊物针对受众特点"因材施教";传播效果上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映,激发了受众的科学思维。认为:该刊是大众科学化末期的重要刊物之一,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坚持出版,积极参与科学大众化,为内战时期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今天办好科技期刊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史公军 《网络传播》2013,(11):80-81
根据长尾效应,巨大的用户意味着微博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然而经历了六年的发展,新浪微博依旧没有具体而明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