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北京大学吴树青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从建国以后文科特别是文史哲这些基础学科我们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学者(话可能武断了一些,反正是非常少)。也就是说,在文史哲的基础学科中间,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级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教师如果还不锐意进取,创新发展,学生也将在潜能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当今教学必须探讨的话题。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对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根本上说,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力还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以及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还不高,还没有最终摆脱贫穷落后和不发达的状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以及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还十分显著。所以,公有制经济不能囊括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还需要其他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作为必要的补充,而且,公有制经济本身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向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4.
自本刊今年第一期发出《关于评选“中国图书奖”的通知》后,陆续收到一些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各出版社推荐的参选图书的评论(其中有些是由推荐的出版社转寄过来的),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名家评书”专栏,陆续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是在教育部政治思想教育司主持下制定的。去年年底在洛阳召开了部分高等院校教师参加的大纲修订会议,根据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同志在会上讲话的精神,对1979年编写的大纲进行讨论、修订,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之后,送有关领导部门审阅,并广泛征求全国高等院校教师的意见,于今年四月在广州召开定稿会议。这次教学大纲修订,考虑到文科、理工农医科学科特点和教学时数的差别,把原大纲改写成适应  相似文献   
6.
我国网络购物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在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许多便利和机会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问题.保障网络安全,构建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促进我国网络购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的学说,是“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学说,不仅对于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这一学说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在学习过程的一些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回顾一下十年来改革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就,分析一下深化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以及深化改革的有利条件,无疑是有所裨益的。我国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12月党的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中间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中央和教育部的决定,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而且非常有必要。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十五大指出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只有马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六年,在“四人帮”加紧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活动中,苏联二十年代关于职工会问题的争论曾被他们用来充作诬蔑周总理、打击和诬陷邓小平同志、攻击华国锋同志的炮弹。“四人帮”的反革命别动队梁效和帮刊《学习与批判》南北呼应,采取篡改历史、歪曲马列等卑劣手法,肆意割裂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规划诬蔑为托洛茨基的纲领,是所谓“唯生产力论”的典型。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