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清代史学,陈寅恪先生曾以为远不逮宋人,清代经学发展过甚,所以转致史学不振;但也有学者力辨陈氏所言之非,认为中国史学,至清代始迈入一新境界。近期,王记录先生以史馆修史和社会政治的关系为突破口,广搜博  相似文献   
2.
《困学纪闻》作为体现王应瞵文献学成就的代表之作,于文献注释、校勘、考证、辨伪等领域多有创获。  相似文献   
3.
《困学纪闻》版本流传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困学纪闻》是南宋文献学家王应麟的力作,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自问世以来,刻印不绝,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元泰定二年刊刻的版本为各版本之源头,清道光五年的翁元圻辑注本在清代各笺注本中最优,目前通行的本子有商务印书馆1959年本及1998年《新世纪万有文库》本。  相似文献   
4.
《资治通鉴》之所以博得古今称赞,关键在于其能于浩如烟海的史事中择取有关国家兴衰、生吵民休戚之事,以古鉴今,垂训将来.其中一百一十九篇“臣光曰”,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书的历史叙事提升到理性认识.它的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忧思,成为后世理解全书、认识历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南宋学者王应麟以博学著称,所取得的重大考据成就为世人依重.其中,分,在其晚年碎金所成的<困学纪闻>中尤显特色.在注释中,王应麟尤其注重考究事物的滥觞,重视地理的考释,在考释中注意联系现实,善于通过辨明假借字来训诂释义,以及讲求注释语言的和顺简练等,不但推进了我国注释学的进步,而且提高了注释学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宋学者王应麟兼采众家,广征博引,遍考四部,在考据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困学纪闻》是王应麟晚年碎金所成。该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其考据学成就。  相似文献   
7.
吴漫 《历史教学》2006,(6):18-21
<资治通鉴>之所以博得古今称赞,关键在于其能于浩如烟海的史事中择取有关国家兴衰、生吵民休戚之事,以古鉴今,垂训将来.其中一百一十九篇"臣光曰",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书的历史叙事提升到理性认识.它的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忧思,成为后世理解全书、认识历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