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信息产业发展对数字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影视多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文章在创新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手段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拓展师资,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打造实践体系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一块重要阵地。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参政力量,网络舆情研究也成为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我国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我国舆情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舆情研究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舆情本身是社会民众利益诉求的表现,高效的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否则极易导致矛盾的深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极大挑战。以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客机失联事件舆情为例,从事件背景、媒体关注、舆情传播、民众诉求、事件评析等方面对马航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从提高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加强舆情管理的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创建舆情的全生命周期应对管理机制、强化媒介行业自律和监管,以及建立舆情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舆情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体现了党中央对舆情研究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舆情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入。文章以众多舆情研究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为主要依据,概括了在此领域内的近期研究情况,包括舆情概念和要素分析、舆情作用、舆情分析方法及群体性突发事件和舆情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