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桂杰 《今传媒》2011,(9):141-142
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影视传播形态,越来越追求个体化的创作方式,从而为纪录片打上了个人化的烙印,从纪录片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创作者的价值观,而纪录片又通过电视这种大众传播渠道为受众所接受,纪录片文本所体现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受众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CSS制作网页时,设计网页头部的一些写法、CSS隐藏文字的几种常用方法和使用DIV+CSS排版的几个小技巧。  相似文献   
3.
U盘以它低廉的价格,大容量的存储空间,较快的存取速度,现在已经顶替软驱成为我们组装电脑的首选部件之一。本文从u盘的正确使用,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作为班主任,在和孩子们打交道时总是能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事情。比如学生刚入学不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班级按惯例一周一换座位。有一个孩子的坐垫系在椅子上拿不下来,他便在原地不走,我看到后,帮他解下来,问题解决了。可第二次轮换他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这次把椅子给他直接挪过去,并且告诉他,当你遇到同样问题同样方法没能解决时,你应该去寻找其它途径,不可以等待。  相似文献   
5.
孙桂杰  孙愈中 《传媒》2024,(6):94-96
知沟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越多,不同层次受众之间的认知差异会越大。本文基于知沟理论,从受众层次和新闻报道的题材、内容、形态、平台与渠道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信息壁垒在传播领域的存在现象,提出主流媒体要在信息传播平台多元化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议程设置,通过新闻内容的贴近性和报道形态的通俗化,积极扩大新闻报道的覆盖面,以进一步提升传播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迁,同时也带来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重塑了时空观念,对人的空间体验也有一定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建立了一个人机之间、人际之间和人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动态模式,这是一种基于情境认知的模型,人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不同的认知框架来协调与智能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关系,这种交互体验弱化了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而更倾向于以来直觉思维认知世界.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媒介环境中,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打开了一个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重新塑造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时空关系. 移动范式的崛起 “范式”这个概念最初是被用于社会理论的阐述,后来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被用来分析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库恩虽没有对“范式”下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但是范式常被用来作为“一套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或者“模型或模式”而被学界认可,它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认知框架,对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交互都有深刻的影响,我们依据不同的“范式”提供的认知框架来完成个体社会关系的构建以及人际互动.李明伟在其博士论文《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论证了技术研究学派成为传播学研究中一个合法研究范式而存在,于是媒介环境学派的学术研究一般被归为技术范式下的媒介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帮助窗体的设计要求及具体的程序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发展的根本,它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也反映了整个电视台的政治、文化立场。而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是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作为中原地区的电视台的评论节目不可避免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着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