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们六。八研究所党委(所)办公室现有人员11人,包括办公室主任1人,秘书4人,机要员1人,接待员1人,打字员1人,电讯员1人,收发员2人,承担了为所党委、行政8位领导和5位副总设计师服务的艰巨任务,担负了全所综合协调、公文运转、信访接待、督促检查、科研技改等多项工作职责,人员相当精干。我们在人员选配时充分考虑了结构合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期刊到了年末常难免拼盘式的平庸,岁末的《中国作家》却并非如此,时有作品跳脱出来让人眼前一亮。第11期颇有种“向内转”的意味,或关注灵魂一类精神探索的命题,或向人性与心灵的深处烛幽探微。  相似文献   
3.
本期评刊对2009年初全新改版的<青年文学>予以特别关注.在传统的期刊体制中,<青年文学>是专职面向青年读者、培养青年作家的主要青年刊物之一.这些年来,随着期刊整体的老年化、边缘化,<青年文学>也日益陷入困境.新改版的<青年文学>显示着明显的突围努力,无论版式、装帧,还是主题、内容,都对<鲤>(张悦然主编)、<最小说>(郭敬明主编)等"80后"新文学期刊有所借鉴,更有所比拼.比起这些靠市场崛起的新期刊,<青年文学>具有远为深厚的传统、体制资源,但同时也必然受到惯性制约.能否在主流期刊整体老去的格局下重建青年读者群,并在市场比拼中保持精英定位,是其转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特别值得深入观察.本期恰连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可惜,除了老作家王树增的纪实文学<解放战争>(<当代>)外,其他各刊的"献礼"作品大都虚浮应景,与影视等主流文艺形式相比,明显分量不足.这也从侧面说明文学期刊社会影响的弱化,虽然每每自苦为"意识形态宣传工具",但实际这一脉创作的资源已经断档匮乏.不过,历来期刊第5期也是征订期,刊物总备有重头戏,这次也不例外.篇幅所限,本期重点摘编各刊推出的重要作品点评,其他作品从略.(主持人邵燕君)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中国作家》视为纯文学期刊在这个时代想做好、用心做、用脑做的一种尝试,第7期与第8期依然在此意义上执着地突围。它的全部努力与困境,不过是传统文学期刊在当下生存状态的一个表征。仔细阅读这两期的每篇小说,我试图去理解的是它的坚持、妥协与改变。  相似文献   
5.
这两期的《中国作家》让人想起王国维的一句话,眼界始大,境界始阔。这改版之后一路艰难的“突围”,有心或是无意,逼仄或是从容,终于开始有点渐入佳境的意味。第9期作品在纵深与宽广两个向度上均呈现出令人难忘的“中国”经验,它是海外与海内、历史与现实的拥挤、碰撞与潮水般喷涌,几乎每一篇都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6.
7.
北大评刊(2009年第6期)——看《人民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最后一期的文学期刊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人民文学》第12期的"海外新华人作家专号"。近几年来,新海外华人的创作实力逐年上升,上年度的中短篇佳作已与大陆文坛有分庭抗礼之势,本年度无论长短篇都几占半壁江山。"专号"是其实力的集中展现,其中,陈谦的《望断南飞雁》(中篇)、陈河的《沙捞越战事》(长篇)、袁劲梅的《老康的哲学》(中篇)都堪称力作。  相似文献   
8.
三个换错的骨灰盒,牵连出北京胡同平民、红色贵族、海外劳工三种身份背景的家族故事。漂洋过海也要换回爷爷的骨灰盒,北京男孩那豆这一执念,将故事的发展推进至太平洋彼岸,在相似的亲情羁绊里,那豆和黄耶鲁,这两个不同阶层的年轻人达成了某种理解;而他们的祖辈们,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也曾有过一段军民鱼水情的偶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