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平暴之后,报上政治新闻纷呈,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再三出来亮相作指示,有关的政治新闻也就大有用武之地。由于多数是新华社的通稿,各家报社在刊用时就在标题上各施其技。往往同一条政治新闻,由于标题不同、编排方式不同,其吸引力也就大相径庭。请看8月26日李鹏总理同有关专家座谈发展我国卫星事业。8月27目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同发一稿,然而标题的吸引力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新闻透明度纷争已有多年,此亦一是,彼亦一是非,但反对新闻要透明的却没有,关键在于透明到什么程度! 我想在当前透明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是否可使好事先透明一下呢?这大约没有异议吧?可是,目前好事也并非完全透明,请看7月9日新民晚报头版有一引人注目的新闻:“一批名演员主动纳税”,文中表扬的两例,虽有其名(王文娟与张骏祥),却无其实。比如他们到底纳税多少,文中不作丝毫交代,总使人有点遗憾。我想作为为文者,一定掌握他俩  相似文献   
3.
要敏感再敏感一些常见对同一则新闻,此报用了,彼报未用,或此报将之置于头版头条,而彼报将之放在次要位置或报屁股。这反映了办报人员的素质不同而存在的差异,而这种素质又常常由敏感不敏感反映出来。比如,李瑞环同志去年在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闭幕式上讲话指出:繁荣文艺必须解放思想,必须破除“左”的影响;过分地强调姓“社”姓“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这段讲话虽然是在一个地方上讲的,但其内容非常重要,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基础上,对文艺界“左”、右问题一次公开的明确的阐述,无疑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令人为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活动”的评奖赛中,一等奖获得者11人中竟有7人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由此使人想到目前新闻记者走穴报告文学或客串报告文学已成日益普遍的趋势,此现象用多棱镜去透视,是是也?非也?可反映出五光十色、莫衷一是的光泽,但有一点是似乎可以肯定的,即记者已不满足于目前报上一般的新闻报道,有时想把一些新闻集中处理一下,提出更深刻一点的见解,这就是有人在“冰冻新闻效应”之类文章中提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飞速发展的“办报实践”在呼唤着新闻理论的提高与发展。近几年来新闻理论虽有所发展,而仍难尽人意。例如春节后的《人民日报》改版。报纸的新闻价值和可读性都有许多新气色,政治新闻,  相似文献   
6.
政治新闻一般由于其内容的重要,决定了位置处理突出、显要。但同一条要闻反映在各家报纸版面上又不一样。尤其是标题大相径庭,效果也相差很大。例如,元旦前30日的人民日报与各报都刊登了新华社的统发稿: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党建理论研究班成员座谈的新闻。应该说这是很重要的政治新闻,领导同志特别是总书记江泽民作了很多重要指示,报道很长。读者看报先看题,题目标得好,能抓住人心,否则就摇头不看,另换地方了。象这则重要新闻,你如果仅仅标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党建理论研究班成员座谈”,或进一步标出:“江泽民就加强党的建设作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