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内瓦纪行     
日内瓦纪行张凤瑞今年5月3日至5月8日,第8届日内瓦国际图书沙龙在瑞士的日内瓦举办,我国被邀请为主宾国。新闻出版署组织了15个省、区市的52家图书和期刊出版单位、78名代表的参展团前往参展。主宾国日内瓦国际图书沙龙创办于1987年,每年举办一次,每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图书出版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繁荣时期,经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认真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贯彻地方出版社“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工作指导思想,山西的图书出版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到1994年,出版社由1984年的1家,发展到8家,年出书品种达千余种。山西的出版事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布局和专业分工合理,门类和品种档次齐全,宏观放开微观搞活的发展格局,出版了一批在全国堪称一流的优秀图书,山西图书出版界也在全国乃至世界声誉鹊起。总结过去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本着拓展未来的精神,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及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诚邀山西图书出版界业内人士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山西图书出版界取得的成绩,这些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是尤为值得我们骄傲的。但是,作为后来者,我们理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3.
第36届波洛尼亚世界儿童读物及软件产品博览会于今年4月8日——11日在意大利中部的城市波洛尼亚举办,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个博览会每年都在波城定期举行,今年的内容除了惯常的儿童图书展示和版贸交易以外,还增加了丰富的内容,有’99世界儿童读物插图展览...  相似文献   
4.
精品一例     
“多出精品”、“抓精品工程”这一类的话,现在是图书出版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什么是精品,从新闻出版部门的政府官员到从事图书出版事业的专业人员,都发表了许多看法,我也有一点感想。我想举一个例子。在我家里,精心保存,不,是珍藏着一本书。这本书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贺宜写的长篇童话小说《小公鸡历险记》(以下简称《鸡》)。“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幼儿园的图书馆被“造反派”造了反,图书扔得满地都是,这本《鸡》就被我捡上了。书一打开,就合不上了,一口气读完。虽然是“小儿科”童话,可成人读起来一样的兴味盎然。…  相似文献   
5.
坚持不懈地抓重点图书出版工作张凤瑞多出优秀图书,用高格调的、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是出版部门永恒的主题,是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标志,也是我们深化出版改革的最终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出版重点图书,是带动整个出版业发展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6.
1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地球表面是由对流层、平流层和电离层所组成的大气层。其中平流层距地球表面大约 2 5公里左右 ,它保存了大气中 90 %的臭氧 ,因此被称为“臭氧层”。作为一道天然屏障 ,臭氧层有效地吸收了对生物生存有害的紫外线 ,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臭氧层就是地球表面生物系统的“保护伞”。然而 ,上个世纪的 70年代 ,科学家们发现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却能够造成臭氧层破坏 ,其中最主要的是氟氯碳化合物 (CFCs) ,即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作为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膨胀剂…  相似文献   
7.
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863》,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是我近几年来读到的最受感动的一本书。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记述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提出和制定的背景、经过和重大意义,描述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科学家们为制定、实施这个...  相似文献   
8.
“承诺”贵在落实张凤瑞1996年7月25日,山西省8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向社会公开郑重承诺,要"坚持正确导向,严守出版纪律,争出优秀图书,不出一本坏书"。这是出版工作者自加压力,自我约束,自觉地推动出版工作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阶段性转移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地条件,结合现有的森林植被,进行绿化分区,营造不同林区的园林特色,从而提高风景区的绿化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典例析     
用典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代汉语中尤为常见。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引用前代典籍中的人物、故事,或撷取前人诗文中的词句,化为己用,这些被引用的对象,就叫做典故。典故使用很恰当,能大大加强语言的表达力,使一篇文章大放华来。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代作品时,不可忽视典故的含义和用法。典故的使用方式很多,最常见的用法,是正用,即直接引用,也就是把古书中记载的事,直接明了地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初中语文第三册选的《冯婉贞》一文,冯婉贞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