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构筑立体报道的几根支柱—晚报体育新闻特色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的版面是平面的 ,读者对于报道的要求是立体的。所谓立体的要求 ,就是要从版面这一平面上 ,看到历史的和现实的 ,看到横向的和纵向的 ,看到事件的事和人 ,看到现场的以至现场以外的。这个立体的构筑 ,就是要满足读者对发生了什么 ,怎么发生的 ,发生以后有什么影响等新闻全面求知的欲望。晚报体育报道的出发点就在于尽最大可能去满足读者的这个愿望。体育新闻的源起和特征《新民晚报》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上 ,记载着三大具有传统特色的版面 :社会新闻版、体育新闻版和副刊(《夜光杯》)。以读者群而言 ,无疑是体育新闻的读者群要占多…  相似文献   
2.
步入新闻界,我已经40岁了。 而立之年,我在上海一家工厂于重体力劳动活,电解车间终年高温,冬天都要赤着膊。因为父亲被定为“反共老手”,我每天还得接受造反派小队长的“再教育”,劳心劳力难以支撑,怎么立得起来? 四十不惑,这也不是说我的。进报社那年,文化:大专,还是在文革中度过,没上过几天课,充其量是个高中水平;没学过新闻系,没编过一天报,干新闻等于一张白纸上画画,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这个开始,是很艰难的。 要加倍用心地学习,要加倍精力地投入。 新民晚报1982年复刊,元旦的第一版就是我编的,当时只有一个人。早上要选稿、改稿、发排、划版样,到排字房拼版、改大样,这都得在限定的3小时内完成,整个人就变成了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脑子得快速反应;笔杆得快如龙蛇;两腿不停地奔走于四楼编辑部和底层排字房之间。那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强度的结合。就这样一天天地度过,熟悉了编辑业务。 但会编版面不等于就是一个好编辑。老报人说,那只是一个编辑匠。 新民晚报的好编辑,你得知道标准是什么,然后朝哪个方向去努力。 第一得懂赵超构的办报方针“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什么意思?比如我编的一版,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面孔。铁板的、空泛的,教训人的面孔,能进入百姓家而且得到喜爱么?显然不能。那么一版的  相似文献   
3.
10年前,1995年11月5日,我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韬奋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这次会上,我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捧回了中国韬奋新闻奖的奖杯和奖状.10年后的今天,我又有机会参加纪念邹韬奋诞辰110周年的大会,这是我一生永远无法忘怀的荣幸.我的荣幸可以说是从我的上一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老束,束纫秋.他是自己心甘、同仁情愿叫他的老束,担任了新民晚报数十年的总编辑. 新民晚报从1982年复刊新生,到发行量居全国第二位、晚报第一位、地方报第一位、自费订阅第一位,登上发行数180多万的历史高峰,而且经济效益居全国媒体之首,用了18年时间.  相似文献   
5.
记︽教育与职业︾复刊张攻非编者按为了纪念本刊创刊80周年,我们特别邀请了1985年复刊后本刊的历任主编张攻非(现任上海《新民晚报》体育部主任)、力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高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分别撰写了纪念文章。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