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4207篇
科学研究   623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242篇
综合类   151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79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笔者探讨了“数码钢琴集体课”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数码钢琴集体课”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 ,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众多课程有机地、科学合理地综合起来 ,形成高效率的综合音乐课 ,创造了一个融技巧、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全新的教学体系 ,使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更加符合音乐的艺术特征 ,进一步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书籍实在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事物中最重要、最令人惊叹的东西之一。有好友来如对月,得奇书读胜观花。“今天又有好书读”,这是一种福气,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一天生活中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4.
5.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南宋嘉定二年,陆游85岁,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此时,诗人的豪情经过了一生的激荡,频繁的喷发,痛苦的沉淀和可贵的净化,能为创作提供最深沉的思绪和最纯净的情感,而他“60年间万首诗”的艺术功力又能使这种思想感情得到最完美的表达。精美的诗质和精熟的诗艺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不少地区为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里就读,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这类学校的规模。这是一项正确的决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高兴之余,也有的同志担心这项工作能不能科学、扎实地推进,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目前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对外树立良好的黑龙江形象已成为省内媒体的重要任务,包括东北网在内的互联网媒体当然也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起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她是珠江三角洲一颗璀璨的明珠,发达的工农业,繁荣的第三产业,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而她的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顺德区教育局,并深入到多所高中学校进行了解。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其现代化教育的脚步与进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研究要坚持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的形势的研究。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的新的类别需求和数量需求。人力资源开发出现了务实趋势,即用人单位更加重视人才的实用性,更加重视劳动力成本核算,这就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机A会。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家府藏书楼,以其藏书数量之巨,内容之精博,成为满清时期我国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子,与其父亲作为掌管曾府藏书楼的兰台人,见证了曾府百年的繁华与变迁,留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