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一川1937-1949年的日记已于2010年正式出版,他同一时期的手稿、书信等文献资料,也在近几年他的几个大型艺术与文献研究展览中相继被公开,这为研究胡一川的艺术道路,研究中国的新兴版画运动,特别是为研究全面抗战以来,胡一川以木刻为武器、在普及与提高方面的思想与实践提供了直接而丰富的材料。本文拟以这些材料为基础,旁参其他,观察和讨论胡一川抗战时期艺术思考和木刻实践中的要点和重点,力求通过对胡一川与抗战剧团、与鲁艺木刻工作团投身木刻普及工作和对连环木刻、新年画实践与收获的梳理,通过对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胡一川在提高与普及问题上的认识进步和以套色木刻为中心的艺术表现提高的分析,呈现胡一川以“跑到时代的前头当旗手”为使命,在思想和行动上所反映出来的人生自觉、政治自觉和艺术自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曹庆晖 《收藏》2007,(5):176-177
1972年,陈逸飞创作《黄河颂》这件巨幅宽银幕式油画(143.5×297厘米)时,年方二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梦想成真的年纪。作为当时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骨干——油画组负责人——陈逸飞在70年代初几乎一气画出了《开路先锋》(1971年,与魏景山合作,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颂》以及(《红旗》(1972年,有文章称之为(《红旗颂》,原由作者自藏)三幅作品问鼎画坛。其中,《开路先锋》入选了1972年全国美展,得以在首都公开亮相,而《黄河颂》和(《红旗》则因形势变动、“极左”思想束缚等各种原因被搁置起来。据说,(《黄河颂》迟至1977年才被全军美展接纳,而(《红旗》则要到1996年才出现在“新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经典作品展”(上海美术馆)的大厅。然而不管怎样,这3张画为陈逸飞在上海乃至全国美术界博得了声誉,以至于20多年后王琦、蔡若虹等老前辈在《美术》撰文祝贺陈逸飞举办个人回顾展(1997年,中国美术馆)时,依然对他早年的代表作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