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为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记者,俞颂华的名字鲜为人知,应该说是件憾事。新近我得到了一本北京晨报社1924年9月出版的系列丛书《游记第二集》,即《赤俄见闻记》,这是俞颂华的旅俄通讯集。 1920年,俞颂华一行三人访问苏俄,担任驻苏记者。很长一段时期,我和别人一样,只知道瞿秋白是中国第一个访问十月革命后苏俄的人,而不知道同行者还有俞颂华、李宗武。其实,瞿秋白早在《俄乡纪程》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途中……和颂华商量调查俄罗斯的方法。新闻记者的职任,照实说来,我是无能力的;颂华说:‘我们此行,本是无牛则赖犬耕,尽我们自己的力量罢了。’……我与颂华说,请他负通信事务指导的责任,我当竭力帮助,——成败  相似文献   
2.
被称誉为“民初三大记者”之一的黄远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地位的专业新闻记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通讯文体的开创者。远生其人远生本名黄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1885年1月15日,他出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聪明好学,追求自由。十七岁在江苏南浔公学读书时,就对专制制度不满,参与过学校里的一次罢  相似文献   
3.
1961年的一天,一位老人合衣靠被而眠,平静地告别了人生。然而,知情的人都清楚,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徐凌霄——一个不该为后世所淡忘的名字;一个曾与黄远生、刘少少并称为“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而响遍了全中国的名字。 1986年,徐凌霄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名门望族之家。曾在光绪戊戍变法中做过新党的徐家二伯徐仁铸嘱咐后辈:做官救不了中国,还是先造舆论,共同研究治国救民的实学,以唤民众。徐凌霄从小受这样一个环境熏陶,濡染很深。12岁那年,徐凌霄两考名列榜首,因无意仕途,便进了山东高等学府,攻读土木工程。一次,他赴长江考察桥梁工程,深为官场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