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栾新传  林贵夫 《青年记者》2001,(2):22-22,25
通讯员,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常常吃“闭门羹”,原因很多,或是人家对你不熟,羞于开口;或是人家无准备,不知从何处谈起;或是人家怕稿子见报,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凡此种种,都给采访带来了许多障碍,实践告诉我们,要扫除这些障碍,聊天是一剂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4.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第一次见面,彼此互不了解,难免之间隔着一堵“墙”。采访者如何主动出击,拆除这堵“墙”,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迅速达到采访的目的,这是采访中的一大难题。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套近乎”是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共同兴趣法所谓共同兴趣法,就是通过畅谈被采访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而达到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蔽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可以准确、真实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诸多有作为的记者、通讯员运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材料,创作出一批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毛泽东写的一些新闻,突出的特点:带有评述性,有理论色彩。毛泽东报道新闻事实,从不就事论事,不搞自然主义,既报道现状,又科学地预见到了趋势,显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深谋远虑的洞察能力。我们从中能够听到时代的最强音,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能给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以深刻的启迪。播论要少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7.
成语辞约义丰,在语言表达中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汉语中的瑰宝。但使用不当,则适得其反。报刊上常见的成语使用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1.误解词义(1)“一个莘莘学子,为了还那个感情债竟然卖血。”(《青年博览》)“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在“莘莘”前加数量词组“一个”,与“莘莘”的众多义相矛盾。(2)“至此,行文嘎然而止。”(《中文自修》)“嘎”读gā、gá、gǎ,其义分别为:短促而响亮的声音;叠用时意为一种玩具;调皮。此成语用“嘎”是误解词义,令人费解。应用“戛”,读作jiá。“戛然”为金属相击声,古文中用来形容嘹亮的鸟鸣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