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439篇
科学研究   16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1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在《小学科学教育概坛》第30页中描述了维国茨基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即儿童的独立思维和操作能力与在他人(如教师、家长)协助下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其“最近发展区”不断缩小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思考如何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对儿童的学习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与支持,这是体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最重要的策略。教师若不真正了解学生正在想什么,教学就没有针对性,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然后寻找他…  相似文献   
3.
4.
班主任在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班主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对学生及早地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人类未知的领域,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当迷茫与困惑一阵阵袭来时,卡夫卡说:“无论我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旷远深邃的夜空同样横无际涯,却以永恒的北斗标识着方向,让寻觅的眼睛仰之弥高,人生归于尘埃如花瓣零落,然而人生生生不息,花瓣碾落沉泥,依然花落花开。茫茫浩淼的宇宙,需要有一种力量抵抗绝望和虚无,从而获取行走的方向和激情,当智慧一代代累积并以书的方式传承后世,阅读是获取前人全部心智而不迷失自我的捷径。在荒芜的心境中,没有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时间(上古-中世纪)为线索,阐述了图书馆建筑及功能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8.
9.
辽宁省体育系统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采取抽样调查手段对辽宁省体育系统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社会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辽宁省体育系统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运动员缴纳的各项费用;辽宁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有较好的社会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的作品,会感到由于当时白话文尚未完全成熟,汉语语法也未形成系统,作家的文字、标点符号常有不规范之处。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这方面似乎更突出一点,因为此文是作者被人函索坐索逼得急了,于一个早晨挥就的。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常规引导学生欣赏了本文浓厚的感情、隽永的意味,优美的文辞之后,我突发奇想,给学生上了一堂特别的语法课:请学生给名家挑刺,找出本文的语病和标点用错的地方。这堂课一开始气氛并不怎么样,可越上效果越好,后来不得不规定每位学生只准上台一次,且只准说一个错误。一时间,教室里咬文嚼字的,查字典的,翻其它工具书的,排队等上台的,气氛十分热烈。课后,我将这一堂课的有关内容总结如下:一、关于语病的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前半句是偏正结构“我……的理由”,“理由”前已经有助词“的”,故“我的不远千里”中的“的”多余,应删去。2.“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之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尝”的是“味”,“看”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