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今年2月8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人民论坛”栏目中,刊登了一篇钟怀撰写的《用字混乱不是小事》的文章。此文用实例叙述了用字混乱的坏处和正确使用文字的好处,同时呼吁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我连读几遍后,觉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记者蒋永武、人民日报记者徐如俊合写的《一曲时代正气歌》(刊人民日报1994年2月18日第一、三版),这篇通讯生动感人,是不可多得的爱民拥军的好教材。但美中不足的是,尚有表达不准之处。如:“在省、地、县三级党和政府的齐心关怀下……”就是一例。因为地区行政公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希望今后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见到某报社给新闻爱好者的一封信,大意是,根据订报的多少,保证用稿数量。也就是说,如果订报少,就是质量上乘的稿件再多,也可能变成废纸。我想,这样做的报纸,能受到读者的青睐么?能增加发行量么?其结果,势必失去更多的读者和订户。因此,这种做法实不可取。要想增大发行量,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要在提高办报质量上狠下功夫,使自己的报纸真正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唯此才能在当今报刊如林,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取胜。  相似文献   
4.
贵刊1988年第12期“通讯员之声”栏目刊登的《和通讯员谈谈文字规范化》一文中谈的几个问题,我在阅读报刊中也有同感。因此,接连读了几遍,深感此文很好。好就好在结合实际作了文字要规范化的宣传;好就好在通讯员提供了常见的文字不规范的实例,从而尽量避免不规范的现象;好就好在为提高报刊质量创造了条件;好就好在对写公文和教学工作者也有帮助。因此,《和》文对作者、编者、读者都有益,增强了可读性、知识性,是很受读者特别是通讯员欢迎  相似文献   
5.
阅读报刊,觉得有两个问题比较普遍,值得引起注意:一、年份不应简化。比如,在一些报刊中常把“一九八五年”简称“八五年”。这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写文章要求短而精,但年份是不应简化的。二、数据务求准确。如某刊一篇文章中的  相似文献   
6.
顿号的谬用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中规定: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当使用汉字。这种情况下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在笔者阅读过的报刊中,对概数用顿号隔开的差错非常普遍。可见,这个问题尚未引起较多编者、校者的足够重视。笔者略举一例: 《瞭望》周刊今年第22期《手枪帮覆灭记》一文中写道:“他们(指从劳改农场脱逃的恶魔)都是二十五、六岁年纪……”这从字面理解即二十五岁和六岁年纪,把一个概数变为两个具体数了。也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者》是我喜爱的读物之一。尤其是“一得录”、“新闻采写讲座”、“地方报台”、“说长道短”等栏目,每期都通读了,受益匪浅。在我周围的同行中,也对《中国记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也有美中不足。例如1988年11期第29页《写稿的朋友今何在?》一文的开头“我在一张全国性的报纸工  相似文献   
8.
阅读报刊,觉得有两个问题比较普遍,值得引起注意: 一、年份不应简化。比如,在一些报刊中常把“一九八五年”简称“八五年”。这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写文章要求短而精,但年份是不应简化的。二、数据务求准确。如某刊一篇文章中的一个数字为“近一千余万”,“近”表示不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