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抗敌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立的报刊,主要在根据地内部发行。其中的批评性报道内容格外引人注目,它表明我党在革命早期就非常重视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本文对《抗敌报》中批评性报道的数量、文体、内容、批评主体和对象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对<晋察冀日报>影印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它的批评性报道在文体上经历了以下过程:新闻体裁与文学体裁交互使用--评论和工作总结为主--消息为主.批评性报道的技巧探索主要表现在写作特点、编排方式和应急策略等方面.当时的政治环境、边区的当前任务、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报社工作人员的努力是文体变化和技巧探索综合原因.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日报》是战争时期边区舆论界的权威。其中的批评性报道有其存在和繁盛的外部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晋察冀日报》衍生出了批评性评论、批评性消息、读者批评信等多种类型,并且起到了对边区工作尤其是党内各项工作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门户网站头条新闻五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其第一来源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十月份的头条新闻中,网易来源于新华网的头条占45.%;新浪占48.4;搜狐占25.8%。在三大门户网站转载的头条新闻中,至少有一半的新闻其标题经过了网站编辑的加工。”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而其传播信息的载体--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网络语言实质上是一种传播符号,具有虚拟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种社会感应术,成千上万的个人都被施加魔法似的形成了相同的思想和影像。这些东西就像无线电波一样,从一个人传播到其他人。”①在今天,也许只有网络传播才能创造这样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探讨农村居民网络使用状况的文章较多,但客观地描述农村居民网络行为与心理的状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借助于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从网络偏好行为、网络从众行为、网络选择行为、网络沉溺行为、网络逆反行为、网络限制行为6个方面来分析农村居民的网络媒介行为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联,可以在理论上对农村居民使用网络状况做出全景式的描述与分析。这对把握农村居民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对农村居民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报纸有头条新闻,它在内容上具有突出的新闻价值,编排在报纸头版中最显著的位置,受众很容易分辨。网络媒体的新闻频道也有头条新闻,它是很直观的, 受众一进入新闻频道首页就能把它的标题分辨出来。本文对网易、新浪、搜狐三大门户网站2005年10月份的头条新闻做了跟踪收集和数据处理,试图对它们做一个描述。  相似文献   
9.
报刊的四种理论都是它们各自所在的那个时代的产物,而每种理论都不是不变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甚至被抛弃。一个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理论假设共同决定了将产生什么样的报刊理论。简单地说某种报刊理论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都是站不住脚的。也许更为理智的探讨,应该是看这种理论对当时的国家和个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哪一种理论更适合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