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经济半小时》自1989年12月18日开播至今,由于各方面的努力支持,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因其内容的不断丰富、形式的日趋活跃,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节目收视率明显提高。构成《经济半小时》节目受观众青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首先是服务意识的加强。这是《经济半小时》在报道实践中通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的过程中来体现的。经济报道的范围犹如经济本身的范围一样广泛,它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怎样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为突出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宗旨,把第二套节目办成以经济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并从1996年7月1日起对原有两个经济栏目做了扩大和分类,先后办起9个专栏.做为深化电视改革推出的四大重点栏目之一的《生活》栏目,很快引起观众热烈反响.这个栏目紧紧围绕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宏观和微观服务,介入生活、引导生活,融实用性、服务性、新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赢得了观众,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为了不断改进、提高这个栏目的质量,中央电视台经济部曾先后于1996年10月和11月分别召开观众座谈会和专家研…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企业事故频发,群死群伤不断出观,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从而使企业始终笼罩在事故隐患的阴影中,陷于靠“运气”发展的怪圈。目前,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已成为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强化服务意识——办《经济半小时》栏目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把电视的经济宣传搞得有声有色,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过去对电视的经济宣传有一种说法:只见工厂机器转,不知工作为啥干;只见农民流大汗,不知农村面貌为啥变。那么,电视经济栏目怎么办才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作为中央电视台唯一的以经济宣传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半小时》栏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收到了一些成效,也有了一些值得总结的体会。《经济半小时》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经济政策,报道经济领域的建设成就,介绍改革和企业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关于报道国企改革的思考王进友编者按:中央电视台经济部近年来推出的一批经济报道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们在“用鲜活的、正在进行的大信息的事实,体现经济变革中最新动态和最深层的问题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科学·教育频道将正式开播。至此,中央电视台已形成一个以一套节目为龙头的综合频道、专业频道门类齐全的覆盖国内国际的频道网络。 一、科教频道开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科学·教育频道的设置是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任务的提出,中国社会多阶层观众普遍有着寻求提高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迫切愿望。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们思想道德建设和崇高精神的培育。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突飞猛…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电视的经济宣传搞得有声有色,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过去对电视的经济宣传有一种说法:只见工厂机器转,不知工作为啥干;只见农民流大汗,不知农村面貌为啥变。那么,电视经济栏目怎么办才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作为中央电视台唯一的以经济宣传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半小时》栏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收到了一些成效,也有了一些值得总结的体会。《经济半小时》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10.
聋校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求聋生将所见、所想、所做用语言文字正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然而,从目前教学的实践来看,聋生由于从小不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听觉模仿健全人的语言,只能以目代耳地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以手代口地模拟见到的各种现象,长此以往,致使他们的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相脱节。从实际作文教学中可以分析出,聋生能在头脑中浮现所想、所做、所见的人事物的具体形象,但不能用相应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作文没有明确的内容,语句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句意不合事理,文章恰似一团乱麻,越理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