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到民国,一代一代的衡水人推动着古旧书业的不断发展.论文用详实的的资料论述了衡水籍书商在中国藏书文化发展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卫冰 《收藏》2009,(3):105-105
这一帧老照片摄于民国32年(1943年),距今已65年,出自当时北平城花市大街容真照相馆。像宽10.5厘米,长15厘米,衬板宽13.7厘米。像中人物有三,衬板顶端及左侧各有两行钢笔小字,分别为“中华民国叁拾贰年照”“曹国栋年拾捌岁之像”。据我推测三人乃师徒关系,名曹国栋者系左侧垂手侍立满睑幼稚之少年,中间侧坐一身世故愁眉略展之中年估计系曹之师傅,  相似文献   
3.
田卫冰 《收藏》2008,(12):110-111
近日看到一句业内颇为经典的15字箴言,曰:“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藏得住,卖得出。”感触较深,结合衡水市的旧书业发展环境和自身经验,很有卖弄几句的冲动,遂拉杂成篇,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4.
明代义官赵儒,有"赵千顷"之称,好善乐施,曾是衡水石桥的义务总管,建成衡水石桥后,受到朝廷的嘉奖,赠为义官。整理考证其妻王氏圹志,基本梳理清了赵家的一些社会关系,对研究明末清初衡水县的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