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他,35年写稿多达3200多篇,写稿获得各种大小奖项的证书摞起来老高,因为他是农民,不是新闻“正规军”,人们就送给他一个美誉:“土记者”,他因写稿当上了县劳模。 这位“土记者”叫聂德国,现年53岁,家住湖北省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龙窝村。因家贫小学毕业就辍学的他,从1963年参加基本建设劳动开始,就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聂德国乐于躬耕,家庭负担沉重,事务繁忙,可再忙再累再苦,写稿子的事从来没有丢。他白天要种地,只能抽时间去采访,写作的活儿就得放到晚上,常常是点灯熬油,每日要多开支灯油费和电费不说,有…  相似文献   
2.
3.
《科学启蒙教育》87年第二期刊载了范礼雄同志编拟的松滋1986——198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小学四年级自然试卷。我们认为该试卷第二题“选择填空”中的第4小题“水在地球上循环是受到( )的结果”的供选择答案均不确切。现提出来与范礼雄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4.
高级农艺师习桂芳,从事柑桔技术研究40余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信服的业绩。1996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为地方柑桔的发展不遗余力,与广大柑农结下了不解之缘。1955年8月,习桂芳从湖北省宜昌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宜都县农业局工作,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创业之路。他所工作的宜都县,历史上盛产柑桔,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横碛桔园》诗  相似文献   
5.
我搞新闻报道多年,也常听人感叹:“在报社没有关系,要登篇稿子,难啊!” 情况果真是这样的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记得我在采访枝城市红花套镇蔡家冲村6组共产党员吴连富一家少生快富孝敬老人的事迹报道,正准备投给《三峡晚报》和《枝城报》,当时有人劝我:“你已退休,无职无权无钱,编辑素不相识,报社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寄去也是被扔进纸篓,还是算了吧。”听了这话,我犹豫了好几天。但最后还是怀着试一试的心情将稿子投进了信箱。没想到,《三峡晚报》和《枝城报》的编辑老师都帮助我把稿子作了修改,《三峡晚报》以《“儿”是婿“女”是媳孤婆婆晚年好福气》为题,《枝城报》以《儿孝·孙效·老人笑》为题,都刊登了。这一事实对我的震动很大,我意识到,要赢得编辑的青睐,最重要的是在稿子质量上下功夫,只有高质量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编辑的心。  相似文献   
6.
<正> 翻开这份记载人生经历的履历表,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心系三农的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画卷:湖北省宜都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发德,从政41年,曾任区委副书记、镇委书记、市科委副主任、市经委副主任、市交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市政协文史办主任、市科委主任,享受副县级待遇。在岗时,他两次在科技部门工作,一共14年。从科委主任岗位上退休后又继任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一干又有7年。若与他谈话,聊上三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