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版是报纸的脸面,直接反映一张报纸的形象。“脸”上有神,“脸”上出彩,才能使整张报纸有吸引力。 我们党是郑重的党,严肃的党,又是充满朝气,富有创造性的党。党的这种形象,应当在党的机关报上尤其是一版上得以全面体现。从党报反映党的形象的高度来认识,如果说,大局、导向、严谨,应当视为生命,牢记在心,那么,生动、活泼、新鲜,也应当牵肠挂肚,不可忽视。 我们说,一版最重要,一版也最费力。但往往实现高出一筹、确保万无一失的辛勤努力却落个沉闷、呆板的读者评价。我们不能埋怨读者,而须改进自身。 毕竟是一分耕耘一分…  相似文献   
2.
3.
近几个月来,各大媒体把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开辟多种专栏,运用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访谈等多种报道手段重点经营、精心组织、深入报道,形成了报道声势,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党的十六大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体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受众对于媒介的报道内窖及方式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增强报道的可读(可视)性,既是媒体迎合读者需要的反应。同时也是媒体自我生存的毖须。如何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适应受众需求,增强媒体的可读(可视)性。是媒体工作者应注意研究并需要在实践中给予回答的重要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会议是新闻报道的“富矿”,这是业界的共识。如何让老话题显出新意,如何让“富矿”的资源在深挖细采中更有价值,还需要业界同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华社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量的“新华视点”“新华时评”稿以及社办报刊发表的舆论监督稿件.在谴责落后愚昧、抨击阴暗诡诈、鞭鞑腐化堕落、揭露社会阴暗、反映群众呼声、弘扬社会正气、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称赞。新华社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工作。也随着新华社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实践的有效推进而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探索世界性通讯社规律”为主题的新华社’98新闻学术年会于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新华社领导郭超人、南振中、高秋福、何东君、孙宝传出席了开幕式。解放军报社社长孙忠同、中国记协副主席栗国安、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张晓虎、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庹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何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尹韵公(现为所长)等出席了年会开幕式并讲话。 这届年会是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在’98新华社工作会议上郑重宣告“新华社已经基本实现了1983年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宏伟目标”以后召开的。年会共收到论文50余篇。  相似文献   
8.
9.
10.
在创新中办活报纸的专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的报业在改革中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其同步的是报纸的专版专刊也有了很大变化。如今的报纸副刊,实际上是要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的总称。这些版面的地位已从原来的“补充”上升为“半壁江山”;作用已从原来的“小不点儿”上升为报纸的亮点、发行的新增长点;办刊人员也从原来的几个人上升为几十人;领导的重视程度也从原来的“有兼管”到“有主管”。面对这些变化了的新情况,面对新世纪,报社的领导,尤其是分管的领导和从事专副刊工作的同仁,需要研究这么一个共同的新课题:新世纪的专副刊该怎么进一步办好?报纸的专副刊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