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非事件新闻相对于事件新闻而言,在新闻性上存在着三方面先天不足。一是新闻时间上的滞后性。非事件新闻常常是在若干事件新闻发生之后产生的,比如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国人民解放军30多万官兵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江主席的指挥下,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苦战数月,终于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夺取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由此而诞生了闻名中外的抗洪精神。抗洪斗争结束后,报刊上大量出现了总结分析抗洪精神的内含、外延、意义等方方面面的报道。这些报道均属于非事件新闻。他们与当时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抗洪斗争的现场事…  相似文献   
2.
4月22日晚上,一则《北约要对媒体下毒手》的新华社电讯稿引起了我极大震惊。消息说:南斯拉夫国家电视台已经成为北约空袭的目标。愤怒之余,也曾善良地幻想,也许这只是美国的一种“口头恫吓”。因为早在4月初,北约就宣称要把南斯拉夫的新闻媒体作为空袭的主要目标。于是,全世界的新闻界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4月9日致信北约秘书长索拉纳,指责北约欲以武力打击新闻媒体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或许代表着世界各地45万名记者的这封信能使北约的行径有所收敛吧。然而我们善良的愿望很快被现实击破:4月23日…  相似文献   
3.
《指导员解方程》是第二炮兵《火箭兵报》社为适应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需要而开办的一个专栏。每期一个话题,每月刊登两次。创办一年多来,不仅广受二炮部队官兵的欢迎,在兄弟部队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读者写信、打电话给该报,要求此专栏增加期数,扩大容量,最好能办成专版。1997年全军军区、兵种报纸评比中,该专栏获得二等奖。1997年的《中国新闻年鉴》将该专栏列目编入。一张军区小报办的一个普通专栏,内容又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何能如此长期受到读者青睐,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和兴趣?本文在介绍该专栏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4.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参谋沈星勇救落水儿童壮烈牺牲后,《火箭兵报》深刻分析这一典型的时代特征.运用大量版面持续报道沈星的先进事迹.使其在军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胡延宁 《军事记者》2004,(12):14-14
关于如何写标题.从占至今.已有不少名人大家写了不少章,传授了诸多秘决.自不敢在此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我只是想从实际运用的角度,谈些对新闻标题的10点通俗感觉。  相似文献   
6.
胡延宁 《军事记者》2003,(11):40-40
★写消息,大都要涉及到背景。背景在消息写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常常能起到承前启后、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受众明白和弄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美国记者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写到:“迄今为止,‘背景材料’一词都用于表示那种为读者完全理解一篇报道所需的事实信息。它从基本的信息,如新闻事件所涉及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和住址等,一直到与此前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记者只要提出正确的问题一般差不多肯定可以获得的信息。”我以为,这段话基本上回答了消息需要什么样的背景。要使背景成为一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