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莫兴伟 《考试周刊》2014,(90):21-22
晚清以前英人来华主要以个人游历与使团出访两种形式进行,在其留下的旅华游记中,均有从词汇、语音、语法及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汉语的分析与探讨,无论其观点如何,都代表了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国社会的集体想象。  相似文献   
2.
自明末入华以来,西人秉持汉语学习为在华布道的先决条件、官话为汉语学习之首选、不纠结于汉语难易问题等理念,以严格挑选教师、确立学习原则及模式、自编教材和工具书等方法来学习汉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握翻译出版中编辑人员的定位与责任,本文着重就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予以探讨:在翻译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的身份及定位;翻译作品中编辑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守护编辑职责,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莫兴伟 《科教文汇》2012,(11):107-108
本文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理论依据出发,调查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课程设置、师资、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改革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四月是一个人们期待王者归来但王者并未出现,大块头相互碰撞却没有撞出火花的月份,当今重量级的八位“巨星”(两位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博士,两个生于美女故乡渡多黎各的壮汉,远涉重洋来美利坚比赛的南非兼职高尔夫球手和波兰街头的斗殴专家以及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冒牌”重量级加无名之辈)悉数登场,向观众炫耀武力。尽管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还不足以成为“后刘易斯时代”中的领军人物,但毕竟他们在比赛中流了汗、费了劲,甚至出了血,也给我们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感官刺激,我们还是应该对他们说声谢谢,顺便给他们评评分,把他们与过去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上半叶,随着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向中国的逼近与渗透,英国对中国的研究也迅速展开。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及其语言文化,英国汉学家们开始对汉语语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相继推出了有价值的成果。本文即通过介绍马礼逊、马士曼、艾约瑟、威妥玛四人的著作,对19世纪上半叶英人的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特点及规律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