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几大难题:村干部服务面扩大,工作量增加,安心难;干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后备人才培养难;收不抵支,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难;村级债务重,集体减负难。  相似文献   
2.
董卿 《成才之路》2014,(25):84-84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无疑是贯穿整个课堂的灵魂。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成功的关键。因此,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过程,正确把握学生在教学各环节思维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董卿 《成才之路》2014,(18):61-61
正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会: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即使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到小学六年级上了一节美术课,体验了一下小学美术课的魅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让我对课堂教学反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七课"变化的柱子",课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如一些优秀的示范作  相似文献   
4.
正何为经典?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我想最直接的一条,就是它们拥有温暖而强劲的力量,能够长久不衰地体贴灵魂、拨动心弦,触碰到我们情感深处最柔软最深刻的部位。序言一:铁凝这段时间,身边许多朋友都在谈论《朗读者》。他们中有些是文学界的同行,但大多数从事的工作与文学并无直接关联。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甚至罕有交集的身份,然而当谈论《朗读者》、谈论节目里那些经典篇章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流露着相同的情感,那就是温柔与  相似文献   
5.
为激励年轻记者编辑锐意创新,大众日报编辑部最近设立了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奖励大众日报青年记者编辑的优秀创新作品和与新闻有关的活动.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为期五年,资金出自大众日报特派记者所获的奖金;诸城市去年设立"大舜文化奖",大众日报特派记者采写的消息<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获得一等奖,获奖记者把奖金作为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资金,以激励青年记者编辑积极投身新闻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董卿  朱冰 《现代传播》2008,(2):142-144
"人际传播"被传播学学者称为"永远的迷",它其中蕴涵的丰富在于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就是"人际传播",而综艺节目主持人就是这样一位将人的本能与主持的本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人.作为艺术舞台上的传播者,综艺节目主持人因为这个舞台的特殊性,她(他)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沉默不语,皆被烙下浓重的人际传播的印痕:有人情味的大众传播者最吸引受众,有效沟通是缩短与受众距离的最佳途径,受众与主持人间的关系越和谐,节目所达到的效果无疑越出色.  相似文献   
7.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经提出,便同我国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基于"一带一路"的内涵,结合其建设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对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展望其成果将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董卿 《青年记者》2010,(11):43-43
首届“调研山东——大众日报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是大众日报政教采编中&#183;心去年策划实施的一个项目。由政教采鳊中心张军、韩希江两位主任牵头组织,我和李占江两名记者实施各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9.
永远在路上     
青年是发展的动力,是时代前进的旗帜。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青年采编人员的培养工作,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举办了第三届“大众报人能力建设暨岗位建功”主题演讲比赛。 参加本次比赛的10名年轻记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述了自己的新闻体验:有亲历灾区后对记者责任的深刻领悟,有对“草根”记者为民建言的职业精神的追求,有对“大记者”、“小记者”的思考,有对集团、对同事深深的感激之情……充分体现出了年轻大众报人满怀激情、拼搏进取、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永远在路上     
屈指算来,做记者已经快3年了,刚走上这个岗位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懵懂和好奇.可真正干起来,才发现这个职业远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潇洒:风里来雨里去的采访,绞尽脑汁地找线索和通宵达旦的熬夜写作.幸运的是,报社和部门给了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多机会,让我在领导和老记者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