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最近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充分利用著名外交家、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手持《惠州日报》演讲并赞扬《惠州日报》的难得良机,打出一套相当漂亮的传播"组合拳",从而有效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本文以此为例,谈谈全媒体融合新形势下党报如何提升引导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1976年夏天的北京,余震不断。在北京日报社西面一栋已经震裂了一道大缝的楼房底层,一位中年人仍然坐在堆满了《全唐诗》的桌子旁全神贯注地审阅和修改书稿《唐诗选注》。在他身边的书架上,倒放着一个黑色的瓶子,那是为了安全起见安放的,一旦发生地震,瓶子会倒下起到警报作用。他就是鲜为人知的老编辑、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何其芳。  相似文献   
3.
记叙了靳以一生的编辑道路,是对他诞辰80周年暨逝世3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王尔德的《莎乐美》在“五四”时期被竞相译介,其主人公任情而执著的精神,独特的生死观和作品装饰性风格曾为田汉,向培良,郭沫若等许多作家所认同,并对他们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莎乐美》的反判精神契合了“五四”时代和文学发展的需要。当然在这种影响中,也产生了诸多变异。这些经验值得今天的戏剧艺术建设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实是理论的土壤,理论是现实的升华和概括。任何科学理论的诞生,都有其现实的土壤,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时代精神孕育的精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体系的完成也是如此,它既是对党所处的崭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回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代召唤和理论回应。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纷繁多变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现实呼唤多种多样的新闻形式和体裁。为了更好适应和表现新的社会生活与时代内容,对话体新闻——这一过去国内新闻工作者较少采用的体裁近二十多年来受到不少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的青睐,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并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话体新闻已经成为新闻百花苑中一支秀挺的奇葩。  一  1987年 6、 7月间,《人民日报》在二版开辟了《经济生活对话录》专栏,这是内地报界第一个专门刊发对话体新闻的栏目。此后,《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报纸也陆续刊登了不少对话体新闻,以思…  相似文献   
7.
李健吾(1906——1982)是现代文学史上难得的文坛多面手之一。他是戏剧家、戏剧评论家;他是翻译家,是国内著名的莫里哀专家,福楼拜专家,巴尔扎克专家。他是散文家、小说家、其散文与小说曾得到朱自清、叶圣陶等前辈的欣赏;他是文学评论家,“心灵探险式”的文学评论独树一帜,此外,他还写过诗歌、童话,不乏佳作。他用非凡的精力与才力,汇成了一片浩瀚的文学天地。在现代文学史上,作为多才多艺的文艺家,李健吾是一个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