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慎 《大观周刊》2012,(21):107-108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为全世界的道德教育工作开创了一介新的时代,该理论对于高校德育王作同样具有深切的指导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与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等现实情况,结合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高校要从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体等方面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3.
以社区为导向的新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新社会组织中,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慎 《新闻前哨》2009,(8):54-56
科普广播能否以新鲜的、强烈的、集中的、或者鲜为人知的节目内涵和新奇感人的音响来刺激听众的听觉器官.是吸引和扩大新的收听人群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其在创新发展中获得新的升华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浦江之声广播电台“服务天地”节目,是一档听众反响较为热烈、同行评价颇佳的节目。这档节目环绕着为台湾同胞“排忧解难、咨询服务”的八字宗旨。把探亲旅游、寻医问药、投资经营、政策释疑、生活常识和代寻亲友等各方面的稿件,生动、形象地串联在一起,通过节目主持人凌云小姐的娓娓乡音,传向海峡彼岸,赢得了众多的台湾听众。掌握台湾听众要求要搞好服务节目,作为节目的采编者来讲,首先应弄清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故事测评法探讨了交往意图的直接阐述与否对7、9、11岁儿童说谎的道德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从7岁或9岁起,意图明确与否影响着儿童对说谎的道德评价,其影响随言语情景不同而不相同;意图线索对儿童说谎道德评价的作用除了与儿童的年龄有关外,还取决于言语的情景。到9岁时,儿童的评价依据已由“事实”因素开始转向考虑说话者内在心理过程的“交往目的”因素,“情景”因素对道德评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外语学习研究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文章通过对90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二外德语学习效果显著相关。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增进德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许慎 《新闻前哨》2009,(7):76-78
科普节目是广播为听众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广播节目充分栏目化的今天,任何栏目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它或立意高远、或题材独特、或视角巧妙、或手法新颖等,惟有独树一帜、高人一筹,才能在栏目设置与创新中避免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外语学习研究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文章通过对90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二外德语学习效果显著相关.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增进德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持续性的传承、改造、转化与发展,将自然状态的传统文化与自觉状态的传统文化意识有机结合了起来,使其在凝心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研究对理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