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许海斌 《东南传播》2010,(8):99-101
网络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其传播效应显示了与传统媒介互动的动态特征。罗玉凤征婚事件从简单的传单散发到成为网络新闻事件经过的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正是这一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曾一度是文学理论界最热的话题。直到今天,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及重构问题仍是学术界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论题。究其原因,是世纪之交文学转型期的出现导致了"经典"的论争不断。世纪之交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已逐渐步入消费文化时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国际交往政策、文化交往政策、教育制度和学术制度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探讨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及重构问题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3月21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新的一场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电视直播的战争。这既是战争的奇迹,也是电视的奇迹。通过美国的 CNN、英国的BBC、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及福建广电集团旗下的电视新闻频道等电视媒介,老百姓亲眼“目睹”了  相似文献   
4.
许海斌 《东南传播》2011,(9):148-149
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诸多新闻频道的改版,许多电视新闻节目一改传统的播音员主导模式,纷纷引入了新闻评论员。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评论员使电视新闻变得更加丰满充实,然而这一制度背后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本文试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的《新闻2100》为例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