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月亮是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贯穿始终的意象,它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和意向性,一方面指代崔莺莺,是莺莺形象的化身,月亮的变化也是其内心情感波澜的象征;另一方面作为男女主人公抒情的载体和对象,月亮的阴晴圆缺暗示着崔张爱情的一波三折。同时,月亮作为跨越时空的意象和故事展开的空间,它也为崔张摆脱现实社会行为法则的控制、跨越伦理道德的障碍、超越世俗伦理的秩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两极思维,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构成的对待性思维,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逻辑思维方式。文章认为,《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两极思维的品评模式。两极思维方式在先秦的文史哲著作中有着详尽的体现,《世说新语》对此既有所继承,又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它通过人物语言和才性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对比,呈现了绚烂多姿的色彩,魏晋士人人物品评的风尚和评价标准是两极思维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两极思维模式对后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私塾的开办引起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回顾20世纪教育发展的历程,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重新探讨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私塾的孝亲尊师、亲仁、讲究诚信的思想,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以及做人与作文关系的论述都是历代先贤智慧的结晶。现代私塾的开办,引发了我们对当代教育的反思,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注解是文学文本接受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清代《西厢记》接受史上,邓温书评释的《增补笺注绘像第六才子西厢释解》和朝鲜王朝文人文汉命注解的《后叹先生订正注解西厢记》,都是以金圣叹评本为底本的注解本,二者在词汇注解数量的多寡和密度、注解对象和内容的侧重点和角度、注解和征引文献的方法手段以及文本大意解析的关注点上存在显著区别。中原和朝鲜半岛社会环境、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的差异,历史和文化传统赋予注解者的“视域”,影响了《西厢记》的注解。口头语言、制度、名物以及对戏曲文体的陌生,使文汉命的注解出现了偏差。但无论是文汉命本还是邓温书本,都是理解者从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现时语境出发,带着自身认知的“成见”,与王实甫及《西厢记》进行对话的结果,都是《西厢记》阐释的效果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单站气象要素的相互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反映着不同天气系统的性质和演变特点。本文统计分析了西宁站1954~2005年1~12月逐日14时气压(P)、气温(T)、水汽压(E)配置与次日降水量的关系,可作为短期(24小时)降水预报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西厢记》作为“诲淫”的代表,历史上长期不断地遭到攻击和禁毁,特别是在清代。作为一种文化钳制的手段,《西厢记》的禁毁主要是以政令和舆论的方式对戏曲演出和流传进行干预。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鲜明的国家意志,而且表现了部分士大夫的礼教立场。它直接影响了《西厢记》的批评方向,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同时对《西厢记》的流传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古人常用过犹不及来比喻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警告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张弛有度,我们在日常的日语教学中也必须注意这个问题。随着信息竞争时代的到来,纵观近几年的日语教学中,部分学校和日语教师过分迷信多媒体技术对日语教学的作用,在这里我结合几年一线日语教师的从教经验和多方面调查,感觉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日语教学还是需要注意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春宁 《科教文汇》2010,(10):44-45
古人常用"过犹不及"来比喻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警告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张弛有度,我们在日常的日语教学中也必须注意这个问题。随着信息竞争时代的到来,纵观近几年的日语教学中,部分学校和日语教师过分迷信多媒体技术对日语教学的作用,在这里我结合几年一线日语教师的从教经验和多方面调查,感觉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日语教学还是需要注意"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小说的批评随着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而走向成熟的.早期的小说批评,对人物的观照都是社会的、政治的一元批评,几乎没有对人物的审美批评,真正对小说人物进行审美批评是从叶昼开始的.叶昼的小说理论主要体现在《水浒传》的评点中.尽管在他的理论中社会的、政治的批评仍占很大比例,但他对小说人物的美学批评,特别是关于人物塑造的个性理论,不仅丰富、具体,而且有了自己的构架和层次.能否对人物性格个性特点进行审美观照是评价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