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从1952年开馆以来,就征集到一批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有关历史照片。这些征集到的珍贵照片,有的已多次陈列展出,有的尚未被人知晓。然而,无论是面熟的还是陌生的,其征集经过和长期细致的考证内情,却是无人了解、鲜为人知。1961年6月,在中共建党40周年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周伯棣将一帧1921年4月3日外国语学社学生罗亦农、柯庆施、周伯棣3人的合影原照由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交给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的一个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是在1920年9月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  相似文献   
2.
《游击队歌》激昂奔放,在神州大地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每当人们挺起胸脯放声高唱这首著名歌曲时,就会回想起当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高山丛林中跟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动人情景。《游击队歌》是由中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创作的。这首歌曲传开后,贺绿汀把创作时的原稿长期保存在自己身边。196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之际,当贺绿汀看到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发出的《征集有关革命文物的通告》后,他把这张原稿作为纪念党的生日的最好礼物,郑重其事地损献给了革命历史博物馆。原稿是薄薄的两页纸,长38厘米,宽27厘米,用钢笔书写。纸质已泛黄,这是长期保存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3.
"一·二八"江湾血战,整整打了一个月.后因国民政府妥协退让,停发和截留爱国将士的军饷和捐款,十九路军被迫放弃江湾,撤离上海.江湾之战,十九路军奋起抗敌,死伤千余,营连长阵亡者有1 2人之多.日军付出的代价更为惨重,死伤达数千人.  相似文献   
4.
一张名片 刘少奇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曾多次来上海,给上海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解放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以下简称上革筹备处)为了充分反映刘少奇在上海的光辉革命历史,非常重视寻访和征集刘少奇在上海留下的珍贵遗物。迄今为止,上革筹备处已征集到刘少奇生前使用过的名片、图章、印泥盒、茶壶、茶缸、瓷盆、瓷瓶等生活用品以及何宝珍为刘少奇抄写党内文  相似文献   
5.
风雨兴业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对革命史迹的征集调查工作。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上海召开的。因此,核实调查党的“一大”会址,重新恢复会址当年的原来面貌,  相似文献   
6.
五卅殉难烈士墓碑,用花岗石制成。碑文由蔡元培撰写,谭延 抄录。1925年上海爆发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精神,为了永远纪念五卅烈士的不朽功勋,同年11月,上海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工界代表会推派代表,组成五卅烈士丧葬筹备处,专办购地建墓事宜。1926年3月,在闸北宝兴路方家木桥北首(今广中路668号)附近,购置荒地,筹建五卅殉难烈士墓。1926年5月29日,各界群众5000多人在此举行烈士公墓奠基礼。1928年春工程告峻,同年5月30日五卅惨案三周年,各界群众…  相似文献   
7.
李白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情报和通讯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于1910年生于湖南浏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党派他从延安到上海,担负中共中央驻沪电台与延安党中央电台的秘密通报工作。他生前曾三次被敌人逮捕,1949年5月7日被国民党杀害。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人翁李侠的光辉形象,就是以李白等人的光辉事迹为素材而创作的。 李白生前为了能在艰险的环境中更隐蔽地进行党的秘密通讯工作,曾用李华初、李朴、李静安等化名,与在家乡的父亲和弟弟们通信。李白烈士留下的亲笔遗书,在解放后由他的爱人裘慧英捐献给国家有关部门保藏。这些遗书共18封,大部分是用毛笔写的,也有用钢笔写的,字迹均清秀、挺拔,弥足珍贵。遗书很大一部分是写给他父亲、弟弟等家属的,现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保存并精装成册,便于阅览。另有一封书信,是他1949年在狱中写给裘慧英的最后一封遗书,一直由裘慧英保存,文革动乱期间,裘慧英被抄家,这封遗书随即丢失,至今仍无着落,幸好以前曾拍摄照片,总算保存下来。 在敌特猖獗的反动统治区,李白要与家乡父亲等通信,是极不容易的,他的大部分信件都要由别人转送,而且信内也只能写一般的生活琐事。这些信件所写的内容看来虽极平常,但仔细品味,可  相似文献   
8.
一、 对党无限忠诚1937年李白到了上海,1940年冬,党组织为了让他学会自己制造发报机,特地在威海卫路338号楼下,开设了一家“福声无线电公司”作为掩护。当时李白的公开职务是该公司帐房,和裘慧英居住在该公司前楼,电台就设在亭子间。1941年秋,党组织考虑到李白自己已能制作收发报的零件,就把开设的公司顶了出去,前楼也顶出去,这样李白和裘慧英就居住在4平方米的亭子间里,除了烧菜、吃饭、睡眠以外,还在这里继续进行发报工作。1942年7月,天气炎热,龚饮冰考虑到李白夫妇居住条件太差,难以做好发报工作,就叫他俩暂时到卢云林的…  相似文献   
9.
金家凤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党员,但长期以来,全国出版的各种党史和团史史料等都没有他的详细情况记载。笔者近年在从事中共创建史的研究工作中,与金家凤的儿子金大康多次来往,从他那里获得了有关金家凤生前较全面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