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汉文 《现代语文》2004,(11):43-43
唐朝诗人王维留下了传诵一时,卓绝千古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的红豆究竟为何物,不少人见仁见智,对此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2.
祖母     
祖母生二叔的第二年,母亲生下了我。二叔只长我几个月,可他是我的叔叔呀!稍懂事后,我不愿再叫二叔了,毕竟这样的事总使我难以接受。平常对二叔总直呼其名,祖母不满,说我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以来,湖南省隆回县共组织四期554人参加班主任远程培训,其中除104人尚在"知行中国"项目班学习外,已结业450人.这450人中,有142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员,优秀率为32%,居于全省前列.班主任远程培训历时长,任务重,要求严,要顺利开展起来,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那么,隆回的学员们是如何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呢?  相似文献   
4.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这样描写:“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私塾先生为何要挂一幅梅花鹿的画呢?在封建社会里,学生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做官就有俸禄。而“鹿”与“禄”谐音,“树”与“书”谐音。“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其含义是“丰厚的俸禄就在古书中”。意即高官厚禄要读书。“三味书屋”里为何有幅梅花鹿画@陈汉文  相似文献   
5.
在中职学校开展生本教育研究将会给中职教育带来勃勃生机,促进学校的发展,生本教育正在成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一、中等职业学校呼唤生本教育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将有成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广州地处经济改革的前沿,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其城市化的速度会更快。  相似文献   
6.
“三味书屋”位于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的“三味”历来解释不一,含义则有3个方面。其一,最有权威的说法是屋主寿镜吾儿子寿诛邻的解释:“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二是指“劝学”,“三味”即再三体味,反复钻研思考体会。其三是寿宇撰文提出新的说法,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人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读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  相似文献   
7.
加、减.、乘、除四种基本数学法则运用在诗词中,同样能够产生诗情画意。诗词中的加法明代诗人杜庠有一首《岳阳楼》诗: “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楼外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这里,诗人把登临岳阳楼所见之景统括为“十分”,继而分说“一分”山色,“九分”湖光,描绘了洞庭湖万顷烟波和君山宛如青螺的美景。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  相似文献   
8.
巴过年,盼“十六夜”,之后就想着清明了。清明可以跟大人一起“填坟”去。“醉翁之意不在酒”,倒不真为了扫墓祭祖。目的早暴露了,这不,外面又唱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地里满是茅针针”。那时,茅针儿真是和我们这帮“野小子”“馋丫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拔茅针时那高兴劲儿,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9.
智能博物馆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其中楼宇自动化系统在实现博物馆智能化管理过程中是最基本的,并且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贫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身无分,囊空如洗。拉伯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他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上: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点红色粉末。警察见拉伯雷行踪诡秘,怀疑他是刺客,将他押到巴黎。经过反复审查,再三盘问,警方终于排除了拉伯雷的嫌疑,只好把他放了——这真是妙不可言。笑眯眯的拉伯雷分未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