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说是由事件、人物、叙述语言等诸元素建构起来的艺术世界,在现代小说家看来,如何利用小说的构成要素建构一个审美精神家园,已经在小说创作中成为与主题意义同等重要的事情,甚至关注小说的形式本身可能比关注小说的故事内容更有意义。在这种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非常注重小说艺术的形式建构,注重在形式之中寓意内容。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游记》的结构模式,这主要表现为“天人同构”观念支配下“尚三”思想所导致的三复情节、三极建构和圆形框架。  相似文献   
3.
骆志方 《内江科技》2007,28(11):91-92
"版权"与"著作权"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纵观我国古代的版权,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唐代版权观念的萌芽,到宋、元以后版权观念的逐步形成,我国古代的版权观念得到确立。文章对我国古代版权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骆志方 《出版广角》2018,(12):70-72
随着媒体业态融合时代的到来,网络小说IP通过线下实体书、线上电子书、改编电影电视剧、改编游戏与公演等传播媒介,构建了网络小说IP产品体系.在融媒时代,网络小说IP产品传播具有低门槛、高时效、社交化、碎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因而,其产品传播应在抓品质的同时,把握发行时机,做好宣发一体,优化互动体验,进而提升IP传播效率与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5.
《兄弟》:从寓言到"写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兄弟》暗示了余华小说艺术发生的新变。其《兄弟》之前的作品多是寓言性的,《兄弟》逐步走向了"写真",作品因而消解了隐喻性和荒诞性色彩;人物也不再是小说叙事结构中的符号和工具,而是具备了性格特征且具有个性魅力的形象;小说的主题内容也从"闹剧"走了出来,而成为描绘人物命运、揭示历史真相的正剧,其中也透露出作家的情感和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6.
骆志方 《出版广角》2016,(15):90-91
廖一梅的“悲观主义三部曲”包含前两部文学作品《恋爱的犀牛》和《琥珀》,《柔软》是完结篇。本文援引叙事学的理论,从文本分析入手,从叙事层面对她的“悲观主义三部曲”进行解读。我们发现,不管是情节结构、话语模式还是叙事空间,她的文学创作都渗透着悲观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