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政府将通俗出版物的出版与发行纳入到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为推进通俗出版物的出版与发行,新政权加强对其组织领导,建立专门的出版发行机构,注重出版物内容的通俗化,并完善出版发行机制。通俗出版物的出版发行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深了民众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共八大确定了现代化和经济改革的方针,通过了把中国变为现代化的高度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纲领”。但是这个纲领并没有坚持下去。以往的研究从制度因素、一些偶发因素(如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反右斗争等)、主要领导人的领导责任(如毛泽东)等方面论述原因,本试图从分析八届中央委员会成员构成(即年龄、知识结构、性格特征、个性心理),来探讨它与八大路线中断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 ,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 ,党和政府在恢复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开始构建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体系。其主要成就是 :普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确立了“双百”方针的文艺发展方向 ;营造了健康文明、进取向上的社会风尚 ,弘扬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建国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其宝贵经验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文化内迁是中华民族为抵御外敌侵略、取得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被动选择。从总体上看,文化内迁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全民族持久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对迁驻地而言,内迁文化促进了三峡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建设,推动了三峡地区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催生了三峡地区精神文明的整体“跃进”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