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自幼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常常受到忽视或压制。因此,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理念。教师要以创新精神感染学生、以民主环境熏陶学生、以问题教学激发学生、以兴趣培养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充实学生。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教育现状的理性思考,赋予教育工作者批判、反思和创新的精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考试仅仅是一种教育工具,它可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也可为素质教育服务。应该辩证地看待当前的素质教育思潮,不应把素质教育看成教育发展的顶峰。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办学自主权逐步得到尊重,学校自主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的前提下,“以校为本”开始成为中小学的发展战略。校本研究是贯彻落实校本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德育、校本培训、校本评价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一、校本研究有利于构建新的基础教育教研机制教研工作,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各级教研部门为龙头、各学科教研员为骨干、一线教师广泛参与的庞大的教研系统。多年来,在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  相似文献   
4.
历经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论语》一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该书集中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的言论、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是儒家思想最为正宗的活水源头,对于世界文化特别是大中华文化产生了长久而积极的影响。作为一部关于道德哲学和人生智慧的语录体著作,《论语》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实践操作指导和终极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5.
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其重要意义已深入人心。怎样进行教育创新,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教育创新,必须突出实践“三个代表”。 一、教育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其重要意义已深入人心。怎样进行教育创新,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教育创新,必须突出实践“三个代表”。 一、教育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丁文平 《湖南教育》2011,(11):53-54
良好的专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学校通过管理制度改革、校园文化熏陶、教师榜样示范、职业心理疏导、良好心态修炼等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塑造良好的专业心态,从而使教师真正愿意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长需要透过当前学校文化流行的表面繁荣,正视学校文化存在的物化、虚化、泛化、同化和窄化等文化缺失现象,寻找促使学校文化走向人化的有效策略,以此提升校长的文化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机械波是按周期性变化的,具有传播的“双向性”.在变化过程中,有关的物理量将存在一些可能值.在解决波的多值问题时,学生往往感到复杂、陷入困境,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出现漏解现象.如果利用波的“归一化”原理,便能迅速、顺利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文平 《教育家》2004,(9):59-60
校本研究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教育实际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新的研究行为或研究方式。校本研究将教育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研究理念,提倡“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教师即研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研究越来越成为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