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然而,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中,教者的提问模糊不清、过于概括琐碎,不是一点即过,就是漫无边际.笔者认为,如此课堂提问则是无效的,不利于课堂效益的提升.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应把握好提问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丁玉艳 《家教指南》2004,(12):21-23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这相当于全自杀者总数的1/5。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消息屡屡见于各种媒体,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是怎么了?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有多少孩子让人不放心?这些花季少年自我毁灭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心灵的黑匣子里装着多少秘密?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的人名如银河星沙,至多至繁,都闪烁着光彩.这光彩是人们文化素养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寻绎每一个名字的含义,都是饶有趣味的事情.人们的名字或简单、或深奥、或典雅,直接反映命名者的文化素养;从人名中能够分辨出有关性别、职业、文化层次等区别,又是社会文化背景的折射.因而,人名研究成为文化语言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限定语料,以徐一青、张鹤仙著<姓名趣谈>将中国女性名字归为八类为立脚点,用文化语言学方法浅析了中国大多数女性名字所透露的文化信息和心理.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哲学家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以及塞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语言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其重要理论基础便是1986年美国语言学家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中提出的与交际、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作文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语文工作者的关注。然而,许多同学甚至个别教者“谈文色变”。主要表现在学生害怕写作文,教者怕改作文。师生们都为作文的教与学感到无奈和烦恼。从而使得作文教学的效率始终处于低层次“徘徊”。那么,如何让学生敢于写作文、乐于写作文,从写作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享受到作文的喜悦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语音偏离是一种言语表达手段,是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偏离现象.无论是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还是在文学语言中,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运用语音偏离提高表达效果。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语音偏离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语音偏离是一种言语表达手段,是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偏离现象。无论是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还是在文学语言中,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运用语音偏离提高表达效果。本文从谐音角度对语音偏离实现类型进行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