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比喻三戒     
使用比喻,有三戒。一戒陈旧。任何老生常谈,都不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审美信息,比喻也是如此。比如:“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这则比喻,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时光流逝之快。想来第一位说出这则比喻的人,定能语惊四座。但现在谁都不会对这则比喻产生什么兴趣,因为它陈旧,人们使用得太多了。从作者方面说,用这一类比喻,并没有经过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2.
《老马》是诗人臧克家的代表作之一。这首短小凝练的咏物诗,自问世以来,被不少论者当作写农民的诗章。有的说:“这里歌咏的是老马轭下的生活,却象征地概括了多少年来农民背上的苦难重荷”;有的认为“这匹忍辱负重低头拉车的老马,象征着在阶级重压下的中国苦难农民”“用马头的一俯一仰,既概括了某种类型的农民的特征,又能鲜明地表现一种人生观。”然而作者在谈到这首诗时,却一再表白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因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诸种差异性所造成的文学接受过程中的隔阻现象,其中视听感觉经验的不同,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差异,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时空造成的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及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等等,是造成文学接受隔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