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后,各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更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更适应就业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如何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的特点进行就业指导,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更顺利的对接社会,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理论作为文学领域的学科理论对戏剧、音乐、美术等领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将这种文学理论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具有极大的启发性,而且开辟了"思想移植"的工作新思路,为研究生校园媒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2013年《爸爸去哪儿》火了一批明星爸爸,2014年的《爸爸回来了》又看到了贾乃亮、李小鹏等明星爸爸,一向不太以爸爸身份露脸的男明星们这下都冒出来了,这是要累死爸爸们的节奏啊。爸爸们虽然累点儿,但观众们乐意呀,这些爸爸和宝宝的存在笑料不断,关键是宝宝可爱,爸爸帅气,养眼又轻松,收视率自然也就高了。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128公路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带聚集了大批以创新为主导的公司,并且与创业型大学,特别是MIT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产业带经历了勃兴、衰落、再度崛起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创业文化及其内部结构的角度来解释128公路的经历,同时揭示出大学社会服务创新不仅体现在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构建地区创业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发挥深层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频繁跳槽现象严重,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未形成良好的推动力。以往研究方向多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本文从现实问题导向出发,探究现代企业新进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社会网络影响因素,围绕个人在职业选择中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为个人、朋友、家人、工作环境四个层面,利用Ucinet软件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6.
来自远方的敬意:写在顾明远教授八十华诞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笔者与顾明远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学术交往历程,从理论研究难以涉及的角度,展示了顾明远教授作为中国教育界杰出学者的风采.顾明远教授平易的为人、宽阔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和长远的学术眼光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已成为后者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相似文献   
7.
英《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大学排名引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英国<卫报>2007年11月8日报道,英国一份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杂志上月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称<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所作的大学排名有误导公众之嫌,应该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在琦玉县熊谷市,发生了中学生对流浪者施暴致死的事件。该县的警察逮捕了三名伤害致死事件的嫌疑人,他们都是该市的中学生。2002年1月,在东京都的东村山市,也发生了中学生对在门球场生活的流浪者施暴致死事件。为什么会连续发生这样的事件呢?流浪者为什么会成为施暴的对象呢?随着学校内部管理的进一步严厉,致使学生们的过剩精力无处发泄,只好转向校外的弱势群体——流浪者。溯其根源,与某些成年人对流浪者的差别意识是不无关联的。在教育管理的历史中就曾有此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大量访谈、编码分析与座谈的基础上,研究案例大学20世纪60年代末的组织文化观念。这一时期,美国公立大学的教学活动受到重视,学术人员可以自主在教学、研究及服务职责间转换工作重点。三种角色在学术人员心目中的重要性与优先地位也不存在明显差异。学术人员普遍认为公立大学的主要使命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高本州公民受教育水平,增强该州经济活力。在此基础上,案例大学的中高层领导运用智慧,致力于建设平等、融洽、开放的横向学术共同体,促进教师的感情融入度,提高他们参与院校治理的热情,为案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印第安纳大学群体记忆的视角审视美国高等教育理念在实践层面的更迭变迁。以过往文献少见的群体口述的方式,观察美国国家宏观高等教育政策变革在大学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产生的后波效应。20世纪70年代之后,各州政府紧缩拨款政策,公立大学被迫另辟经费来源,对所在州的公益承诺遂成空文,组织使命日渐游移。大学内部的各层肌理均面临着“左”与“右”的价值抉择。受访的一代学人彼时正值盛年,却在“新”与“旧”的价值拉锯中遭遇了深刻的角色冲突。他们虽在内心深层顾念昔日的大学理念,但在行为表层却又不得不让步妥协,成为矛盾性和转折性的一代。当他们完全移交组织责任后,昔日的大学理念乏人传承,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实践理念将被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