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 ,讴歌了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全文语言质朴 ,咏物抒怀 ,含蓄深沉 ,是训练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好材料。教学时 ,教师可采用抓中心句辐射全文的教法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 ,在读中感悟 ,深入理解文章的意蕴所在。一、扣课题、设疑点、瞄主旨1.揭示课题。从课题“白杨”看 ,本文应当写什么 ?但课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为什么 ?从文中哪些话看出来 ?———读课文 ,划关键句。2.抓“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一句 ,认识文后第…  相似文献   
2.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由于开设较晚、相关的配套教材不完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缺乏,因此教学很难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更新教学观念便成为迫切之需.  相似文献   
3.
曾对112位小学语文新教师做了一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其中“您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对哪类课型感到最困惑”一栏表明,96%的教师认为习作教学,尤其是《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教学,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如何寻求小学语文教材内习作教学的有效对策?近年来,笔者亲历了第二、三学段学生的习作教学,践行着以下“五步走”。  相似文献   
4.
周有所诵     
正当一位新教师在培训会上提及"班上的孩子一到习作课就不知写什么"时,笔者不禁问:"你们的孩子是否每天都在背诵?"对方为难地说:"只是背背要求会背诵的课文而已。"胸无点墨,岂能下笔成文?于是提议,在借鉴周边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本人多年来坚持的"周有所诵"。教师在引导孩子利用每天课前5分钟进行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每周末分发给每位孩子一张A4纸的《周有所诵》的内容:格言警句2句;歇后语3条;三字经一组;成语10个;童谣,或对子歌,或古诗词1首;与每组阅读课文相同文体的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